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1)在图1中的空缺处分别填入电源和电流表的符号,要求:两个灯泡都能发光.
(2)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能发光.

分析 (1)要使灯泡发光则必须有电源;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
(2)根据题意可知,两只灯泡并联,将电路组成闭合回路即可.

解答 解:(1)如果电流表在左侧,闭合开关后,灯泡L2被短路,因此电源在左侧,右侧是电流表,此时两灯泡并联,如图所示:
(2)将灯泡左端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连,如下图所示:

点评 (1)此类型题目要求对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要非常明确,然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正确连接电路.
(2)本题考查了实物电路图的连接,能根据题意得出两灯泡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小红游泳时发现:自己慢慢走进水中时,身体也感觉慢慢变轻.请你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有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  )
A.人为什么会感觉身体变轻?
B.人身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C.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多
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向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热量
D.物体的内能减小,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均偏转为如图所示,则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把铁块放入水中,铁块和水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它们一定有相同的(  )
A.热量B.内能C.温度D.比热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光敏变阻器的结构图,AB为一条长10cm,阻值为50Ω且阻值均匀的薄膜电阻,EF为一条导电电极(相当于导线,不计其电阻),在AB、EF之间敷设一层光导电层(无激光照射时为绝缘体),当激光束照射到薄膜电阻和导电电极之间某点时,被照射处的光导电层导电,将该点处的薄膜电阻和导电电极接通A、B、C为接线柱,由于室温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雪加速熔化,小明想利用该光敏变阻器设计了一个监测冰山高度的装置,设计电路如图乙所示;在冰山顶上放置一激光源,由其射出的激光束水平照射到光敏变阻器上,已知电源电压为4.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1)闭合开关,当冰山高度下降时,电压表示数将如何变化?为了保护电压表,定值电阻R0的阻值至少多大?
(2)若将电压表改成冰山下降高度显示仪,该高度显示装置有何不足之处?请说出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平面镜的应用广泛,超市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成像的特点;军事上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玮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玮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D、E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材料和长度,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玮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③①②④(只填写数字代号).

控制因素
编号
琴弦的
材料
琴弦的
长度/cm
琴弦的横截
面积/mm2
A200.3
B200.7
C尼龙丝300.5
D400.5
E尼龙丝40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如图1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是v=$\frac{s}{t}$.
(2)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和秒表.
(3)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该较小(选填“大”或“小”),目的是延长(选填“延长”或“缩短”)小车的运动时间.
(4)如图2,让小车从顶端由静止释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长度S=0.6m,运动时间t=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0.12m/s.把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间位置,如图所示,距离车头为30cm,再让小车从顶端由静止释放,小车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0.1m/s,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0.15m/s.
(5)某同学进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斜面上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在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小东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①测量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B点之间的距离记为s
②让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测出时间t
③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frac{S}{t}$
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的平均速度偏大,理由是路程测量值偏大.如果测出小车长为L,那么平均速度的表达式应该是$\frac{s-L}{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