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2:1,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乙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4:3B.3:4C.3:1D.1:3

分析 已知甲乙两物体通过的速度之比和路程之比,利用公式v=$\frac{s}{t}$求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

解答 解:已知$\frac{{v}_{甲}}{{v}_{乙}}$=$\frac{2}{1}$,$\frac{{s}_{甲}}{{s}_{乙}}$=$\frac{3}{2}$,
由v=$\frac{s}{t}$可得,甲、乙的运动时间之比:
$\frac{{t}_{甲}}{{t}_{乙}}$=$\frac{\frac{{s}_{甲}}{{v}_{甲}}}{\frac{{s}_{乙}}{{v}_{乙}}}$=$\frac{{s}_{甲}}{{s}_{乙}}$×$\frac{{v}_{乙}}{{v}_{甲}}$=$\frac{3}{2}$×$\frac{1}{2}$=$\frac{3}{4}$.
故选B.

点评 本题可以拓展到任意求比值问题,这是一般求比值问题的思路,掌握本类型的思路是很重要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热水的比热容等于冷水的比热容(大于、小于、等于),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把不同的重物提起相同的高度(G>G),绳重摩擦忽略不计.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甲图机械效率比乙大(选填“大”、“小”或“相等”),说明理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frac{{W}_{有}}{{W}_{总}}$=$\frac{Gh}{Gh+{G}_{动}h}$=$\frac{G}{G+{G}_{动}}$;动滑轮的重力是相同的,G大的有用功大,故甲机械效率也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5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人骑自行车在1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 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一对平衡力在同一直线上.
(3)当在两端挂上质量相等的钩码时,卡片保持静止,当用剪刀从卡片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卡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得出结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反证法.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夏天,冰棒周围出现“白气”
B.冬天,人说话时呼出“白气”
C.春天的夜间,户外物体表面有露水
D.秋天的早晨,太阳出来后雾慢慢消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关于声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生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起重机要吊起200kg的钢件,使其向上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2000N,若让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2000N (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cm2、高度为6cm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7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BCDEF
弹簧测力计示数/N2.62.52.42.42.3
(2)在实验步骤B中铜块所受浮力F=0.1N.
(3)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1.3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还算出了步骤B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200Pa,并发现步骤B、C、D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
(5)小冉在步骤B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保持铜块下表面所处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铁架台上,缓慢向烧杯内加水,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当所加水使铜块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420Pa.(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