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B.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C.“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分析 (1)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2)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4)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解答 解:A、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故B错误;
C、不同的人说话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
D、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如果不振动,则不会有声音产生.所以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的特征,是一道声学基础题,是中考的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自然科学的先驱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从而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建立了运动三大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120℃)、酒精温度计(-80℃-60℃)、体温计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
(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乙;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选填“小水滴”或“水蒸气”);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6℃;
(4)实验过程中,小云总结到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在水平地面上推重为200N的购物车,1min内匀速前进30m,在这个过程中,购物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是20 N,重力做的功为0J,小明对购物车做功的平均功率为10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长度/cm直径频率/Hz
120.501.50213
231.002.001284
348.502.50656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1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答:不能(能/不能); 理由: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
(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将金属管悬挂,轻推使其摆动,听管子是否发声;判断方法如果管子不发声,说明金属管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管子的摆动产生的,如果管子发声,说明管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管子摆动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三者的中心大致调在同一高度.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幻灯机或投影仪(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位置保持不动.
(1)实验前,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实验前,小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当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圆点时,小明测得圆点与凸透镜之间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3)当蜡烛位于20cm 位置,光屏必须位于在60cm到70cm之间.,才能得到的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10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想像的性质倒立的实像(选填“缩小”或“放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首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使杠杆上的刻度能表示力臂(或便于测量力臂);小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调节右边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1.1N,钩码对杠杆的拉力F2=1.47N,测得支点O到这两个作用点的距离L1=20cm,L2=1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1L1和F2L2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L1=F2L2,小凯错误地方是误将图中的L1看作是F1的力臂或F1的力臂测量错误.
(2)如图2所示,在绳子自由端拉力F作用下,重18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拉力F的大小为60N,10s内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为6m.[不计滑轮的重力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3)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中,每个滑轮的自重为1N,物体G重为4N,不计绳重和摩擦,当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时,测力计A的示数为2.5N,测力计B的示数为8.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