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小林家6月底电能表读数为2568.7kW•h,7月底电能表读数如图所示,那么7月份他家消耗了250kW•h的电能.小林为了测量家中电饭煲的电功率,将家里其他用电器关掉,只让电饭煲工作,用秒表测得电能表转盘转动50圈用时1min,则这段时间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6×104J,电饭煲的电功率为1000W.

分析 (1)电能表月末的示数减去月初的示数就是这个月消耗的电能;电能表读数时需注意,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kW•h.
(2)3000r/kW•h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r;
求出转盘转50圈消耗的电能,知道时间,利用P=$\frac{W}{t}$求出电饭煲的实际功率.

解答 解:(1)根据电能表的表盘可知,月底电能表的读数为2818.7kW•h,
则小林家7月份用电W=2818.7kW•h-2568.7kW•h=250kW•h.
(2)电能表转盘转动50圈,消耗的电能:
W=$\frac{50}{3000}$kW•h=$\frac{1}{60}$kW•h=$\frac{1}{60}$×3.6×106J=6×104J,
只让电饭煲工作,t=1min=60s,
电饭煲的功率:
P=$\frac{W}{t}$=$\frac{6×1{0}^{4}J}{60s}$=1000W.
故答案为:250;6×104;1000.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能和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对电能表的正确读数,还要理解电能表的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1250.825
2481.140
(1)根据表格中数据,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在这个实验里,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
(2)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及适当的项目名称;
(3)由表格中的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同一滑轮组提起重物时,重物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如果将重物为3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66.7%~72.7%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物体在空气中重20N,全部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只有16N,说明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4N,它排开水的重力为4N,这些水的体积是4×10-4m3,由此可知该物体的体积是4×10-4m3.该物体的质量是4×10-4kg,算得该物体的密度是5×103kg/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观察图中甲、乙、丙三幅防止噪声污染的图片,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甲图,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乙图,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是丙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在杠杆两侧增减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三次试验后得出了“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一错误结论,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改变力的方向B.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水银做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若换用水做该实验,则应增大玻璃管的长度(选填“减小”或“增大”).10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为9.8×104帕.(ρ水银>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神州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做的“水球实验”的截图.当时王亚平说:“你们看,这个水球像不像是一个透镜,透过它,你们还可以看到我的倒影呢”.关于这个实验中的“水球”和我们看到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这个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假定此时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倒影”大小不变
D.假定此时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倒影”会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将一个20Ω的电阻与一个30Ω的电阻串联,等效电阻是50Ω,若将它们并联,等效电阻是1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液化石油气是以气体状态储存在钢罐内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