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是小聪、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一块硬纸板,硬纸板由可以绕ON轴线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则:
(1)要使反射光线和其入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硬纸板应(_____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平面镜放置。
(2)在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时,将纸板F沿ON轴线向后折,纸板F上就没有反射光线,再将其折回原来位置,又看见反射光线了。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为了找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小聪和小明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i,为方便实验,小聪、小明分别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右表是他们测得的数据,但根据表中数据发现“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事后回忆是因为小明在测量反射角时,出现了错误,你认为小明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20° | 70° |
2 | 30° | 60° |
3 | 50° | 40° |
【答案】垂直 在 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解析】
(1)[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要垂直;
(2)[2]纸板F沿ON轴线向后折,纸板F上就没有反射光线,再将其折回原来位置,又看见反射光线了。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3]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时,则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50°,而70°、 6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
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
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部分实验装置已经接好,如图乙所示。
(1)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完成图乙未连接完整的实物图。____
(2)如图乙所示,小明先将R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调节R2使电压表示数为2V,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之后将R1的滑片向右移动,依次使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的长度为电阻丝总长度的 3/4、1/2、1/4 ,每次移动R的滑片后,应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______ (选填“R1”或“R2”)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 V,并记录各次移动后电流表示数,最后一次实验滑动变阻器R1和R2消耗电功率之比为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雪和晓彤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的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象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B. 由甲图可知,电阻不随其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而改变
C. 由乙图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D.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位修路工人在长为480m的大桥上正中间维修路面,突然一辆小汽车在离左边桥头720m处,以15m/s的速度匀速向大桥驶来,此时为了使修路工人恰好能够匀速跑到安全的桥头上。则:
(1)汽车匀速行驶到左桥头的时间为多少?
(2)修路工人匀速奔跑的最小速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开港大道部分道路已实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监测点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探头,监测点A、B相距30 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 km/ 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 km/ 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
(1)以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________(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
(2)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为超速______?
(3)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_______?
(4)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小敏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的装置,从85℃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
(1)实验中小敏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些,她应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3 min时小敏小组的温度计示数,则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____℃。
(3)小敏的其他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温度/℃ | 85 | 86 | 87 | 91 | 93 | 95 | 97 | 99 | 101 | 101 | 101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可以推测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于标准大气压。
(4)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____________)
(5)小敏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如图所示的两种现象,则图 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span>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6)通过实验可得: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小明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缩小的烛焰的像(光屏未画出),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点处(注:P点是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同时观察到光屏上清晰的像变_________(填“大”或“小”),接着小明用一块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_(“完整”或“不完整”)的;
(4)某次实验中,光屏上已得到清晰的像,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换下原先的凸透镜,并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蜡烛应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