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小华每天要喝蜂蜜,但她发现,同一瓶里的蜂蜜,它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蜂蜜的粘性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温度越低,粘性越大呢?
小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内,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分别同时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如图甲所示,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华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蜜蜂在冰箱中在室内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较低一般较高
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
根据上述实验:
(1)小华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温度的增高,蜜蜂的粘性变小.
(2)这一结论可以用图乙中B的图象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华运用了转换法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大小转化成可以测量流淌时间.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华经历了探究思维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或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5)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上述结论的有关实例,如食用花生油在夏天粘性变小(或冬天花生油很难从瓶子里倒出来,拔丝苹果要趁热吃等.
(6)生活中,有专门测量液体粘性大小的仪器--粘滞计,其构造如图丙所示,在圆筒容器A中有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圆柱体B,它通过缠绕的绳子连接在滑轮C和砝码D上,被测液体E注入圆筒和圆柱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中.
请你解释粘滞计的工作原理:将被测液体注入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圆柱体转动的速度不同,根据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粘性的大小.当将同一种液体加热后注入,会发现圆柱体转动的速度将变块.

分析 (1)要探究粘性和温度的关系,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但粘性是无法测量的,用了转换法,测出了它们流经同一斜面上的时间,从而显示出了粘性的大小.
(2)通过观察物体温度和粘性的关系图象选择正确选项;
(3)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
(4)根据科学探究的思维顺序进行解答;
(5)列举生活中与此实验现象相关的实例;
(6)结合此实验探究的结论进行解释.

解答 解:(1)由记录表格可以发现,温度越高流淌时间越长,而流淌时间越长就说明物体的粘性越大,所以得出结论: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减小.
(2)这一结论可以用图B显示出来.温度升高时,粘性变小.
(3)在相同的斜面上,相同的坡度,蜂蜜的流淌时间越长也就说明了蜂蜜的粘性越大.所以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大小转换为可以测量的流淌时间.
(4)此探究过程中思维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类比、猜想、推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5)食用花生油在夏天粘性变小(或冬天花生油很难从瓶子里倒出来,拔丝苹果要趁热吃等;
(6)这里把液体粘性的大小转换成圆柱体的转速,当液体温度升高后,粘性变小,转速变快;
故答案为:(1)变小;
(2)B;
(3)粘性大小;流淌时间;
(4)建立假说(或猜想); 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5)食用花生油在夏天粘性变小(或冬天花生油很难从瓶子里倒出来,拔丝苹果要趁热吃等);
(6)粘性;快.

点评 此题考查我们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的能力.在我们实验时,有些不能测量的物理量我们可以使用转换法转换为可以测量的物理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均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长度/cm直径/cm频率/Hz
125.501.502131
231.002.001284
348.502.50656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3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不能(能/不能). 如果不能,需要如何改进?比如要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的变化关系,需要选用直径相同、长度不相同的管子做实验.(管子的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
(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那么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吗?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回答上述问题,简要写出实验的操作及判断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小亮和小艳所在的兴趣小组发现:电学量的变化往往能够用来反映力学、热学、光学等物理量的变化.在冯老师的点拨下,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方案,共同设计了一种用电学量的变化来反映力学量--距离变化的装置.

(1)图(甲)所示是他们最初设计的装置原理图.图中R0是定值电阻,ab是总电阻为9Ω、长60cm、粗细均匀、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且沿竖直方向固定放置的金属杆,M是上下均有挂环、可沿竖直导轨上下移动的小物块,M上连有一根左端有滑片P、电阻不计的水平金属细杆,细杆与导线以及P与ab均接触良好,P在ab的中点时,对应于轴既不上移也不下移的位置.除金属杆ab、小物块M、金属细杆和导轨外,他们还准备了以下器材:A.电源(提供4V的稳定电压)B.电流表A(量程0-0.6A)C.电压表V1(量程0~3V)D.电压表V2(量程0~15V)E.定值电阻R0(1Ω、3Ω、5Ω和6Ω的电阻各一个)F.开关S一个,导线(足够长)若干
①认真研究该原理图后,小艳认为图中只需一个电表即可,于是她将电流表去掉,则电流表所在处应该用一根导线替代(填“让其断路”或“用一根导线替代”).
②小明和小亮认为:该装置应该尽量大地反映M移动的距离范围,同时还希望电压表上的每根刻度线都能够表示出轴移动的距离值.要达到此目的,电压表应该选C(填器材序号字母);定值电阻应该选阻值为3欧的.
③在他们改进并初步完善的设计方案中,P在ab的中点,M既不上移也不下移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5V.
(2)冯老师在充分肯定他们的设计方案后,提出-个建议:能否在上述改进并初步完善的方案基础上再想想办法,使测量的距离范围更大?
他们经过热烈讨论后,决定增加一组滑轮组试试.图(乙)中的A、B、C是小明、小亮和小艳分别画出的滑轮组与M连接的示意图.他们希望通过电表的示数间接反映绳上N点的移动距离,且要求N点移动距离范围超过M.
①小明的连接方式能够达到目的吗?请说明理由.
②小亮(填“小明”、“小亮”或“小艳”)的连接方式,测量的N点移动距离范围最大.该连接方式中,电压表量程的l/3刻度线处表示的N点移动距离为10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 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
(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象.
①由图象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9N.
②观察图象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图象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6N.
(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900Pa.(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珍珍观察到电风扇、台灯等有个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们不易翻倒.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她猜想:可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关.
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她发现,让不同的物体倾斜相同的角度时,有的物体翻倒,有的物体不翻倒,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
于是,她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让木板绕O点转动,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123
重心离支持面高度
物体刚好翻转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较大
稳度较大
(1)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小,间接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小.
(2)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和支持面的大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3)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越低,其稳度越大.
(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下层(选填“上/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即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不一定相同,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雷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到表中.
次数1234
材料玻璃玻璃水晶水晶
截面直径/cm3335
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小较小
焦距/cm544
(1)如图甲所示是他第一次测量透镜焦距的情景,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

(2)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材料、截面直径相同时,凸透镜凸起越大,焦距越小.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所示,受此启发,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了实验,你认为红光射入时凸透镜的焦距大.
(4)小雷又进行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若其像成在光屏的左上角如图丙所示,应将凸透镜向右下(选填“右下”、“左上”、“右上”或“左下”)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光屏应向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5)小雷又发现他和同学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时,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没有找到最清晰的像时就开始读数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文发现:生鸡蛋放入水中会下沉,鸡蛋的密度到底有多大呢?他来到实验室做实验.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他把鸡蛋放入天平左盘,正确操作后,天平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鸡蛋质量是57.2g,他又按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鸡蛋体积是52cm3,则鸡蛋的密度为1.1×103kg/m3
(2)小文回家后又想测熟鸡蛋的密度,他把熟鸡蛋放入水中发现它也下沉,于是他找来家中的一个柱形薄壁的透明杯子、小米、刻度尺、水盆和适量的水,进一步测出了熟鸡蛋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后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熟鸡蛋密度的表达式.
①向杯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1
②将鸡蛋浸没在杯内的水中,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2
③取出鸡蛋,将杯内水倒净并擦干,放入适量小米,其漂浮在水盆中如图丁(放小米的目的是使杯在水中不倾斜),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3
④将熟鸡蛋放入杯内小米中,杯子仍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4,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为ρ=$\frac{{h}_{4}-{h}_{3}}{{h}_{2}-{h}_{1}}$×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小明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了探究材料的隔声性能后,想利用学到的方法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海绵
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较小
最强最弱较弱较强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把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吸音性能;
(3)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聚酯棉;
(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厚度(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A (A/B/C)方向观察,这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