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物理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自选器材测量物体的密度.小雨选择了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橡皮泥的密度.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上图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由图可知,橡皮泥的质量m=g,橡皮泥的体积V=cm3 , 则橡皮泥的密度ρ=kg/m3
(3)测量完密度后,小雨还想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再给你一只弹簧测力计,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他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过程及分析论证)

【答案】
(1)CAB
(2)24.4;20;1.22×103
(3)

①将橡皮泥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将小块橡皮泥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小块橡皮泥受重力为G1,再将小块橡皮泥浸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1

②取出小块橡皮泥,用同样方法测出大块橡皮泥受重力为G2,将大块橡皮泥浸入量筒中使水面到达刻度V,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2

分析论证:

分别求出小块、大块橡皮泥所受浮力F1=G1﹣F1,F2=G2﹣F2

比较F1与F2

若F1=F2,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无关.

若F1≠F2,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有关.


【解析】解:(1)首先测量橡皮泥的质量,然后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再把橡皮泥用细线拴好,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所以答案是:CAB.(2)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4.4g.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0g+4.4g=24.4g.物体的体积=VV'=80ml﹣60ml=20ml=20cm3 . ρ= = =1.22g/cm3=1.22×103kg/m3 . 所以答案是:24.4;20;1.22×103;(3)实验过程:①将橡皮泥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将小块橡皮泥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小块橡皮泥受重力为G1 , 再将小块橡皮泥浸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1 . ②取出小块橡皮泥,用同样方法测出大块橡皮泥受重力为G2 , 将大块橡皮泥浸入量筒中使水面到达刻度V,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2
分析论证:分别求出小块、大块橡皮泥所受浮力F1=G1﹣F1 , F2=G2﹣F2比较F1与F2 , 若F1=F2 , 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无关.若F1≠F2 , 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有关.
【考点精析】利用测量质量的方法和阿基米德原理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质量的测量工具:台秤、天平、戥子、地中衡等;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个规律叫做阿基米德原理,即 F= Ggv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身高17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m,他到像的距离是_____m,如果平面镜要成出小明的全身像,平面镜至少_____m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B.盛夏,洒在地面上的水逐渐变干

C.深秋,路边小草上霜的形成D.严冬,室外的雪人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则下列方法中(

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只将光屏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A. 只有可行 B. 只有可行 C. 都可行 D. 都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课中,五个实验小组分别报告了它们用温度测得的沸水的温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五个小组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 只要第2组的数据可以接受,其他四组的实验都失败了

C. 只要第3、4组的数据可以接受,其他三组的实验都失败了

D. 只要是真实测量的结果,且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过程正确,上述数据均可以接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坐在温馨的教室里想一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冰属于 晶体/非晶体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 状态固体/液体/固液共存;此过程中要吸热,温度 熔化过程一共 分钟

3回忆老师在课堂上做的实验,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好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1)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选填“A”“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_____,这种光的主要特性是_____效应.

(2)如果在暗室进行该实验,并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放置一块红玻璃片,则白屏上将见到_____色光.若移走红玻璃片,在白屏上贴满绿纸,则屏上将呈绿色和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公式R=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定
B.导体的电阻可以由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测量
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