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可以听见声音
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李娟的声音很大,说明她的响度大
D.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分析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听到.
声音的三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决定.

解答 解: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故A错误;
B、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
C、李娟的声音很大,说明她的响度大,故C正确;
D、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不一定完全消失,它可能还在继续传播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注意区分声音三个特征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1)响度是指人耳感觉的声音的大小,即强弱,生活中说是音量,由振幅、距离两个因素决定;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生活中说的声音粗细,由振动频率决定;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近年来全球流行甲型H7N7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病人的体温,这种测量仪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人站在岸边观察水中的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浅,下列图中能说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一个灯泡上标有“PZ220-60”字样,表明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是220伏特,通过计算可知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27安,灯丝的电阻是807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1和L2的额定电压相同(电阻不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图中位置时,两灯实际功率相同,则电灯L1、L2的额定功率P1、P2的大小关系是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丽娜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丽娜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琴弦的编号如表.
        控制条件
编号
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cm2
A300.3
B300.6
C尼龙丝400.5
D500.5
E尼龙丝500.5
(1)丽娜同学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请你帮她选用表中编号为D和E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丽娜同学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请你帮助她选用表中编号为A和B的琴弦.(只填字母序号)
(3)无论丽娜同学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音调,都是为了改变弦振动的快慢,因此在演奏笛子时表演者是通过改变空气柱长度来改变音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木块放在水和酒精中,在水中露出液面的体积总比酒精多,这是由于水对木块的浮力比酒精的大.×(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
A.库仑B.安培C.欧姆D.伏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上升到水面迅速破裂,导致烧杯中的水上下翻滚,由此判定水开始沸腾.
(2)图乙是实验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
时间/min0123456789
温度/℃909294969799999999
(3)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4)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9℃,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选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