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为了研究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导体元件X的电学特性,小明和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电路,正确连线后,测得加在该元件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它的电流I,实验数据如表:
电压U/V012345
电流I/A00.020.080.180.320.5
(1)分析数据可知,当时小明和小华是将导线的M端接在电流表的0.6A接线柱上的(选择“0.6A”或“3A”).

(2)根据实验数据,利用R=$\frac{U}{I}$可知,这种导体元件X的电阻会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小明和小华对I与U间的关系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甲:通过导体元件X的电流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猜想乙:通过导体元件X的电流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猜想丙:通过导体元件X的电流的平方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经分析与论证,你认为表中实验数据支持上述哪种猜想?
答:猜想乙.

分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通过导体的最大电流,据此选择电流表使用的量程;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利用R=$\frac{U}{I}$求出导体的电阻,可得这种导体元件X的电阻与通过电流的大小关系;
(3)由图表中的数据可知,电流增大的为电压的平方倍;假设关系式为I=kU2,根据表中数据解出k的大小,得出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关系,进而确定支持了哪种猜想.

解答 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通过导体的最大电流为0.5A,电流表应选择小量程0~0.6A,所以,小明和小华是将导线的M端接在电流表的“0.6A”接线柱上的;
(2)由表中实验数据,利用R=$\frac{U}{I}$计算可得导体的电阻分别为:50Ω、25Ω、17Ω、12.5Ω、10Ω,可见这种导体元件X的电阻会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3)由图表中的数据可知,电流增大的倍数等于电压增大倍数的平方;
所以,电流可能跟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设I=kU2
将电压U=1V、电流I=0.02A代入可得:0.02A=k×(1V)2
解得:k=0.02A/V2
通过导体元件L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I=0.02A/V2×U2
将其他数据代入上式仍然成立,因此该实验结论支持了猜想乙.
故答案为:(1)0.6A;(2)减小;(3)猜想乙.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难点在第三问,能看出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1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乙(甲/乙)透镜.
(2)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①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错误的.
③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用直径不同的凸透镜做实验,测量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如果各次实验测量的点燃时间不等,则猜想3正确.
(3)①如图2图甲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10.0cm.
②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可便于的调整烛焰中心、光屏中心在透镜的_同一高度 上,以保证烛焰完整的像呈现在光屏的_中央.
③若图中透镜保持在“50cm”刻度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在_60~70cm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
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王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调节滑片位置,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读出其中三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到表(一)中.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实验使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是20Ω.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表(一)
次序 1 2 3
电压(V)2.04.06.0
电流(A)0.10.20.3
(2)如果仍用如图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后,每次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实验记录数据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表(二)
次序 1 2 3
电阻(Ω) 5 10 15
电流(A) 1.2 0.6 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测量未知电阻R的阻值”实验中: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1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如图2所示,则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6V,电流为0.32A,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为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探究电流I与电压U和电阻R三者关系的实验中,方法步骤如下:
①根据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②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表1;
③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使接入的定值电阻分别为10欧、15欧、20欧,改变滑片的位置,同时眼睛应该注意电压表,让其示数不变.并记下对应的电流值,填入表2.
表l  R1=1 0Ω表2   U=6V
U/V369
I/A0.30.60.9
R/Ω101 520
I/A0.60.40.3
结论:根据表l得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英同学用甲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R1为电阻箱,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恒为3V.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C
A、电流表断路    B、电压表断路     C、R1断路     D、R2断路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当R1的阻值是2Ω,电流表示数是1.0A,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R1的阻值是4Ω;多次测量后,作出的I-R1图象是图乙中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某校的物理兴趣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都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ρ有关,但不确定是否跟圆柱体的高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三位同学各自从实验室里挑选出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做实验,并用仪器测出压强的大小,表一、表二、表三依次为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一
序号圆柱体高度
(m)
圆柱体横截面积
(m2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
(Pa)
13.0×10-12.5×10-31.8×104
22.0×10-15.0×10-31.2×104
31.0×10-17.5×10-30.6×104
表二
序号圆柱体高度
(m)
圆柱体横截面积
(m2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
(Pa)
41.0×10-12.5×10-30.6×104
51.0×10-15.0×10-30.6×104
61.0×10-17.5×10-30.6×104
表三
序号圆柱体高度
(m)
圆柱体横截面积
(m2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
(Pa)
71.0×10-15.0×10-30.6×104
82.0×10-15.0×10-31.2×104
93.0×10-15.0×10-31.8×104
(1)甲同学分析自己测出的实验数据(表一)得出结论: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跟横截面积成反比.你认为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从表一中得出此结论,理由是在研究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圆柱体高度是否有关时,应控制圆柱体的横截面积大小不变.
(2)分析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材料制成的高度相同的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与横截面积大小无关.
(3)分析表三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同的圆柱体,高度越高,对水平面的压强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箔片带正电荷B.金属箔片带负电荷
C.部分电子由金属球转移到玻璃棒上D.部分电子由玻璃棒转移到金属球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芳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探究时,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
①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②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③用电压表测出L2两端的电压(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芳将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④测出AC间的电压.
(1)拆或接电压表时,开关应该断开;
(2)小芳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按正确的方法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表中,依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选填“小于”“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只测量了一次,应该改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
UAB/VUBC/VUAC/V
3.11.44.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