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物理学中,为了纪念科学家对物理研究的贡献,常把科学家的名字规定为某个物理量的单位。其中名字作为“功率”单位的科学家是_____,名字作为“电压”单位的科学家是_____(请写中文)。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1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温度值是℃.
(2)实验中,用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物理量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最终温度/℃ |
液体1 | 50 | 20 | 5 | 45 |
液体2 | 50 | 20 | 5 | 6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导体中的负电荷在做定向移动时一定产生磁场
D.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电路中有两盏灯都在工作,用电压表测出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则说明这两盏灯( )
A.一定是并联B.一定是串联
C.两灯泡规格一定相同D.以上说法均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应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C.一定小于8cm
D.一定在10cmg到16cm之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 .
(2)在ABC三处放好对应的器材后,在点燃蜡烛 (选填“前”或“后”),调整三者的高度,使光屏中心、透镜中心与 在同样高度.
(3)如图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不改变凸透镜位置,蜡烛应向 移动,光屏应向 移动.(填“左”或“右”)
(4)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蜡烛的长度会变短,我们看到刚才位于光屏中心的像会出现在光屏的 方(选填“上”或“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关于摩擦力的大小,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B.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D.与物体间压力大小有关
①小娟同学用一个较长且光滑程度一致的木板、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进行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填字母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结论是: .
次数 | 木块运动快慢 | 弹簧测力计示数 |
1 | 很慢 | 1.6N |
2 | 慢 | 1.6N |
3 | 较快 | 1.6N |
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要注意保持 运动.这个实验涉及多个因素影响的现象,所以采取了 的研究方法.
②小娟同学接着做了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利用甲和丙,可以验证猜想 (填字母序号),控制的变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很小
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通过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B.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C.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托里拆利在做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