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已知入射光线到平面镜上,画出反射光线。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及其答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 .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_______(填“甲” 或“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
(4)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请你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5) 在探究结束后,同学们对不同液体的沸点进行了交流,在下图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______)
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2018届八年级全册物理同步练习:8.1压力的作用效果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铁块、铝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铁>ρ铝),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铁块、铝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1、F2.若沿水平方向将铁块上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此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1,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2.则F1、F2,△P1、△P2的大小关系为( )
A. F1>F2 B. F1=F2 C. △p1>△p2 D. △p1=△p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S1<S2,因实心正方体铁块和铝块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所以,由p=F/S的变形式F=pS可得:F1<F2,故AB错误;在铁块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时,两者的受力面积不变,设铁块截取的质量为△m,则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化量△p1=△F/S1=△G/S1=△mg/S1,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2 =△F/S2=△G/S2=△mg/S2,因S1<S2,所以,△p1>△p2,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题型】单选题
【结束】
20
为了对比研究实心球圆柱体和圆锥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某同学选择了同种材料制成的高度相同,底面积不同的若干实心圆柱体和圆锥体,分成三组放置在水平细沙面上,其中每组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的底面积相同,沙面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
①分析比较图(a)或图(b)或图(c)可知______.
②分析比较图(a)或图(b)或图(c)可知______.
物体的材料相同,高度和底面积相同,只是形状不同,故可得出结论: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高度和底面积相同,圆柱体对水平支撑面的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物体的材料相同,高度相同,底面积大小有变化,但作用效果不变,故可得出结论: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或圆锥体),高度相同,圆柱体(或圆锥体)对水平支撑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底面积大小无关. 【解析】试题分析:①分析比较图(a)或图(b)或图(c)可以看...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2018届八年级全册物理同步练习:8.1压力的作用效果 题型:填空题
如图物块底面积是10cm2,重为10N,被竖直向上的力F顶在天花板上,天花板的面积是12m2。若F=30N,则物块对天花板的压力是__________N,压强是________Pa;若F=10N,则物块对天花板的压力是______N,压强是_______________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_________,同时还可以确定_________。实验中我们能确定出像的位置,凭借的镜后的物体与像的视觉效果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 的科学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汽车的车头里装有一个反射灯光的________镜,它对光线具有_______作用。汽车的驾驶室旁装有一个________镜,它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用于扩大司机的___________。
凹面 会聚 凸面 发散 视野 【解析】凹面镜可以反射光线,而且可使光线会聚到一点,汽车车头里反射灯光的就是凹面镜. 凸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并使光线发散,汽车的后视镜就是凸面镜,可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3×108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下册 8.3 摩擦力 同步练习 题型:实验题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下册 8.3 摩擦力 同步练习)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三个猜想,同学们在水平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甲乙接触面都为相同木板、丙接触面为毛巾),请你补全下列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中,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猜想___是正确的,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这是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基础上,需要改变_________.
匀速直线 一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接触面积 【解析】(1)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平衡,拉力与摩擦力才相等,所以实验过程中,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对比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可知猜想一是正确的, 其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通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海南省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电路总复习强化练习 题型:单选题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M、N是两个接头,若将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则( )
A. 将A接M,C接N B. 将B接M,D接N C. 将C接M,D接N D. 将B接M,C接N
A 【解析】试题分析:滑动变阻器使用时,接线柱的选取要一上一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取决于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要使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就要使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变短,由此入手分析. 【解析】 开关S闭合后,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下端应接A接线柱,而上端则可以从C、D接线柱中任选一个,对照选项可知,只有A选项的接...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