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一枚一元人民硬币的质量约是6g(选填“0.6;6;12;24”);一只兔子的质量约是0.002t.已知铝的密度是2.7×103kg/m3,若将一质量为48g的铝块分为三等份,每一份16克的密度是2.7×103kg/m3

分析 ①根据对常见物体质量和质量单位的了解填上合适的数值或单位;
②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解答 解:
一块橡皮的质量在6g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左右;
一只兔子的质量在2kg=0.002t左右;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每一份铝块的密度都与原来的铝块密度相同,为2.7×103kg/m3
故答案为:6;t;2.7×103

点评 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木块从图斜面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木块的平均速度.
(1)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距离;
(2)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实验所得数据如表,根据公式v=$\frac{s}{t}$算出第一次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是1.250m/s;本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无关(选填“有关”、“无关”)
试验次数木块质量/g运动距离/m运动时间/s
11001.0000.8
21501.0000.8
32001.0000.8
42501.000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小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规格相同的钩码6只,弹簧测力计一只,杠杆及支架,细线,杠杆上每小格距离相等.
(1)小明将杠杆挂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倾,若他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应将该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调节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长短.
(2)小明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3N、l1=20cm、F2=2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不能.理由是: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
(3)如图甲所示,小明在已调好的杠杆左端2格处挂了3只钩码,要使杠杆平衡,除可在杠杆右端第“2”格挂“3”只钩码外,也可以在右端第3格挂2只钩码来完成.
(4)若杠杆右端不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左端第3格处拉杠杆使其平衡.则最小拉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5)如图乙,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杠杆右端第4格处向下方拉使杠杆平衡,当拉杠杆的力由向左下方逐渐变为向右下方拉的过程中,拉力的变化情况是以下选项中的D.(填选项符号)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图,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小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长度要求是一样长(一样长、不一样长),其目的是为了方便得到像与物大小相等这个结论;
(2)用玻璃板代替不透明的平面镜,目的是能看到镜后像和B蜡烛.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小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4)小明用跳棋替代蜡烛进行实验,但跳棋的像太暗.请你帮他想个办法增亮跳棋的像:用光源将玻璃板前的跳棋照亮.
(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能否出现棋子的像,结果是白纸上没有(有/没有)棋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实/虚)像.
(6)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自己的像相对于自己不移动(向右/向左/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自己的像转向自己(转向自己/转离自己/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左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  的示数不变
C.电压表与电压表的示数之和不变
D.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物理实验课上,曼林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测得灯泡的I与U的关系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6
U/V0.200.801.402.002.502.90
I/A0.020.080.140.180.200.21
方智也准备测量该灯泡的电功率,他找来了实验器材并连接了实物电路,其中电源用的是2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标有“50Ω 1A”.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B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灯泡断路.
(2)小华能通过这个实验得到上述表格中的每一组实验数据吗?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属于“类比法”的是(  )
A.根据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间接体现音叉振动的幅度
B.用定义、公式、图象描述速度
C.在研究音调的决定因素时,我们保持了尺子伸出桌面不同长度时振动的幅度相同
D.我们在学习声波时,先观察水波的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照镜子
C.
     铁棒“断折”了
D.
   人在屏幕上的影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着取自白炽灯的玻璃芯柱加热,灯泡L会慢慢亮起来,对此,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将逐渐变大
B.灯泡的实际功率逐渐变大
C.通过灯泡的电流要比通过玻璃芯柱的电流大
D.加热过程中,玻璃芯柱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