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短文(5分+5分)
(1) 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当声波的频率在2-10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 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 ② .
(2)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
(4)综合上面的短文,请你写出声波的一个利用: .
(2) 热 管
如图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垒属管(如图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 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 “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 (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①停止“制冷”;②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1)(1):超声,音调;(2):次声,次声形成内脏的共振;(3):5Hz,能量.(4)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
(2)(1)汽化,液化;(2)⑥,③,①.
解析试题分析:(1)蝙蝠可以发出并接收超声,用来对障碍物进行定位.如果不能接收,则无法进行定位.杯子里水的质量不同,振动频率也就有所不同,导致音调发生变化.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次声,次声的频率很低,人无法听到.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当人体固有频率和次声频率相同时,会引起内脏的共振,导致死亡,所以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5Hz 左右.
声波的一个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声可以传递信息,如B超;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清洗精细机械。
(2)
(1)里面的液体会吸热从液态变成气态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遇冷从气态变成液态而液化;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低于下方一端的温度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热量“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不能发生热传递,热管停止“制冷”;
考点: 声现象、物态变化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一个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
(1)其中是皮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_________;
(2)由此现象可知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同时向____调;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图(甲)这一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3)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分)2014年初,千年香格里拉古城惨遭火灾,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认真观察该题图片,酒精灯给一试管加热,管塞飞出的情景
根据范例找出两组”图片信息与物理知识”对应项.
范例:试管夹-------压力、摩擦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0年,两名俄裔科学家发现纳米材料石墨烯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家.最近,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解决了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问题,解决散热问题是利用石墨烯的( )
A.导热性好 | B.熔点高 | C.硬度大 | D.密度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3年6月17日是第1个“全国低碳日”。在践行“节能低碳”的今天,应特别重视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
A.煤炭 | B.石油 | C.天然气 | D.太阳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