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分析 根据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根据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可推断焦点在光斑之后,从而判断焦距.

解答 解:
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前,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后,因此f一定大于L.故ABD错误,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光屏上得到最小物象”时,像距即为焦距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这是因为汽化吸热.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升华现象.烧水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一部分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以下事例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保险丝可以用铜丝代替
B.当家庭电路中电线起火时,马上泼水救火
C.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可以用两孔插座
D.连接电路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接地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细心观察生活中常用的指甲刀(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其中ABC是一支省力杠杆,使用中,动力作用于A点,阻力作用于B点,支点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有一玻璃瓶,瓶内装满水时测得总质量是0.5kg.然后将质量为0.192kg的金属块放入空瓶中,再装满水测得总质量是0.682kg.求金属块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9091949698989898
(1)由记录的数据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水的沸点是98℃.
(2)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出现了a、b两种不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其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3)小明烧水时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如图2所示,这些“白气”实质上是一些小水珠(小水珠/水蒸气).仔细观察发现: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是由于在壶嘴附近温度较高,水蒸气仍然保持气体状态肉眼看不见.离开壶嘴上升一段距离以后,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雾状“小水珠”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水蒸气什么也看不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跟参照物的选取有关
B.参照物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
C.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
D.参照物选取是任意的,主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选填“引力”或“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坐在火车上的亮亮向窗外望去,他说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火车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