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实验中,玻璃后放一只和玻璃前燃烧蜡烛大小完全一样的未点燃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4)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5)使点燃蜡烛在两个不同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

分析 (1)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2)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成两个像,两个像的位置越近,测量误差越小.
(3)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4)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蜡烛A的像与蜡烛C不能重合.
(5)寻找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要求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解答 解:
(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玻璃板的两个反射面都可以成像,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这样测量误差越小.故选2mm.
(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4)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5)只做两次实验,实验次数太少,需要再多做几次,使发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
(1)确定像的位置;
(2)2;
(3)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4)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5)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20欧,灯泡L标有“6V 3W“.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3安.求:
①电源电压;
②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
③电阻R的功率;
⑧闭合开关通电10秒钟,整个电路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图甲中的两铅柱没有没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两铅柱的分子间存在引力.

(2)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中,属于动滑轮的有C、D.(选填“A”“B”“C”或“D”)当自由端被拉动时,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时物体上升高度的4倍.
(3)如图丙所示电路中,AB和CD两接线柱接上长度、粗细相同的保险丝和铜丝,电路正常通电足够长的时间,当移动滑片后,小明发现保险丝熔断,由此可知:滑片是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象,由图可知在t=5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甲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是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双休目小明和爸爸自驾小轿车外出郊游,小轿车自重1.4吨,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500cm2: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明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行驶到甲地时,小明看到表盘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到达乙地,表盘示变为图乙所示.(g取10N/kg)
(1)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多少时间?
(2)若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则从甲地到乙地,汽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由细线悬吊着的塑料泡沫小球时,产生了如图所示的现象,则该小球(  )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如图所示滑轮组用最省力的连线方法连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甲是小梦家豆浆机的工作原理图,其中电动机是用来带动刀头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的,额定功率是200W.R1是加热电阻,额定功率是1100W.图中乙、丙是此豆浆机做一次豆浆时的工作信息.小梦妈妈向豆浆机中加入黄豆和清水共1.5kg,求:

(1)豆浆机的加热电阻是多少?
(2)从第6min至第9min,豆浆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加热效率是多少?[c豆浆=4.0×103J/(kg•℃)]
(3)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2)如图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c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投影仪上.
(3)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c所示,按(1)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蜡烛放在焦点之内.
(4)通过实验,小明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小(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倒立的(填“倒立”或“正立”).
(5)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透镜,在光屏和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屏向远离(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