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使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该物体的长度为2.35cm.

分析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8.3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35cm-6.00cm=2.35cm.
故答案为:1mm;2.35.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读数,在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动滑轮重
G/N
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的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η
0.110.20.60.4 83.3%
0.120.21.10.4 
0.220.21.20.4 83.3%
(1)弹簧测力计应该竖直向上并匀速拉动绳子.
(2)第②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90.9%.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钩码的重力增大,机械效率将增大;提升相同重力的钩码时,动滑轮的重力增大,其机械效率将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frac{{G}_{动}+G}{2}$,可能的原因是:滑轮与轮轴间有摩擦、绳子有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在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可能的因为是C.
A.玻璃管太长了                             B.玻璃管放斜了  
C.管内水银面上方进入少量空气     D.玻璃管比较粗
(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将玻璃管由竖直变为倾斜,则D.
A.水银柱长度增大,高度升高      B.水银柱长度不变,高度降低  
C.水银柱长度减小,高度减小      D.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3)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减小
C.玻璃管顶端突然破了一个小孔,水银会向上喷出      
D.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称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2.如图所示,a、b为岸上灯泡S发出的射入潜水员眼睛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潜水员看到岸上灯泡S的像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池塘深2.5m,离水面50m高处有一风筝,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出现“风筝”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风筝”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这个风筝在水面下的虚像离水面的距离为52.5m
D.当风筝在空中逐渐飞高时,水面下它的像将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9.如图所示,画出人看到的鱼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冬天,小林的爷爷和奶奶分别穿上了羽绒服和棉衣,他们都说自己的衣服很保暖.小林想知道到底是羽绒保温性能好还是棉絮保温性能好,于是她找来了两只相同的密闭烧瓶各盛1.5kg 80℃的热水,瓶内各插一支温度计,瓶外分别用大小和厚度都相同的羽绒和棉絮包好,放在同一地点让其自然冷却,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水温如表.
时间t/min010203014150160
包羽绒的瓶内水温T1/℃80665649222120
包棉絮的瓶内水温T2/℃80604738202020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保温性能较好的是羽绒;
(2)经过160min,包羽绒瓶中的热水向外界放出了3.78×105J的热量;
(3)从表中水温变化的快慢情况分析,瓶中热水放热的规律是热水与外界温差越大时,放热速度越快(或热水放热先快后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如图1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步骤:
(1)实验中首先要调节两端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发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左边旋转,挂钩码后依然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如表是小明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
20.0510.1
10.0820.04
30.0220.03
通过探究,应该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3)实验中共有6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如果已经挂有二个钩码,如图2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上画出你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画出二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向中间靠拢,这是因为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