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关于声和光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声和光均可以传递能量B.声和光均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和光均可以发生反射D.声和光均可以被人感知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具有能量,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解答 解:A、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光具有光能,故A正确;
B、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声和光都可以发生反射,故C正确;
D、人可以利用耳朵感知声音,利用眼睛感知光,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和声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使重100牛的物体,沿着长4米,高1米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必须用沿斜面向上的60N的拉力F,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A.60NB.35 NC.25 ND.2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多,下列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并联的,与插座是串联的
B.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是使用的电器总功率过大
C.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
D.三角插头的用电器也可插入两孔插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为“自平衡电动车”,车内提供动力的装置利用的工作原理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理量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
A.质量B.密度C.电阻D.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27、如图所示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厘米,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毫米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克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
(1)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升高(“升高”或“降低”),从面使饭菜熟得更快;
(2)高压锅是一种实用的厨具,登山队很喜欢使用它,因为在高原上,气压低于(填“高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在未达到100℃时开始沸腾.
(3)此高压锅内气体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
P/105Pa0.981.011.131.291.481.691.802.00
t/°C99100103107111115117120
根据(3)的计算,锅内水的最高温度能达到120℃.
(5)经商品质量检验部门检测,此高压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1.8×105Pa,如果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不能使用,应再配一个质量比原来的限压阀小(选填“大”或“小”)的新限压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A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不计热量损失).
液体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
10.151
20.1102
30.2104
40.1101
50.1202
60.2204
(1)分析第1、2次(或第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物体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2)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可知这两次实验中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小科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我国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间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2)图中虚线框A和B应接入开关或电灯,则开关应装在虚线框B中.图中三孔插座的插孔b(选填“a”、“b”或“c”)应与地线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