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实验小组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实验中,在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应使钩码________上升.
(2)用甲、乙两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它们的机械效率关系是η________η(选填:“>”、“<”或“=”).
(3)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拉力值F,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

解:(1)只有让钩码匀速上升,此时滑轮对钩码的拉力的大小才会等于钩码的重力,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
(2)因滑轮组(甲)和(乙)提升的是相同的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由W=Gh可知:W=W
又因甲组的动滑轮的个数比乙组的少,所做的额外功就少,由机械效率的公式可知:η>η
(3)由甲图知,此滑轮组有3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所以此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设钩码上升高度为h,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s=3h.
其机械效率为:η===
故答案为:(1)匀速上升;(2)>;(3)
分析:(1)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只有让钩码匀速上升,此时滑轮对钩码的拉力的大小才会等于钩码的重力,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
(2)滑轮组(甲)和(乙)提升的是相同的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故克服钩码的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即有用功相同;然后比较两滑轮组时所做的额外功的大小即可,额外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小;
(3)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即看有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有几段就费几倍的距离.:s=nh.则η===
点评:此题主要是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首先要掌握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概念.考查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及动滑轮重力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沈阳二模)某物理小组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各一个,滑动变阻器50Ω  1A,导线若干.

(1)图甲是小组A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实物图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小组B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3)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912
0.912
W.
(4)本实验测多组数据与测量物体长度时测多组数据的目的
不相同
不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本实验测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电功率的关系
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电功率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以下是小明同学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一只滑动变阻器(20Ω 2A),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
(1)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应该让开关处于
断开
断开
状态,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该调到
最大阻值处
最大阻值处
;用
试触
试触
法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如图1小明连好电路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两电表有示数,但示数均不变,则可能出现错误是
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或同时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
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或同时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
(任答一条即可).
(2)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保持定值电阻 R 的阻值不变 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变化,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电压的电流表的示数,比较每次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在上述步骤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表一
电压U/V 1.2 1.6 2.0 2.4 2.8
电流I/A 0.12 0.16 0.20 0.24 0.28
表二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 I/A 0.30 0.15 0.10
(3)小明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实验中,由5Ω改接10Ω的定值电阻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该
增大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验证此步骤时,小红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4)如图2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象是
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要求滑片P向左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小).
(2)如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均反偏,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
把电源的正负极换过来
把电源的正负极换过来
;如移动滑片P发现两表示数均比较小且不变,则原因是
接线柱都接到上边或下边两个接线柱上
接线柱都接到上边或下边两个接线柱上

(3)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
,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将变
;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电流为
0.3
0.3
A.
(4)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填“丙”或“丁”).
(5)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保护电路
保护电路
改变电路中电流
改变电路中电流

(6)小勇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定值电阻断路
定值电阻断路
(写出一种即可).
(7)据丙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据丁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8)如果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就可以做“测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但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要测量一个白炽灯的实际功率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
电能表
电能表
钟表
钟表
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毕业生学业防真考试物理卷 题型:实验题

.(7分)某实验小组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小红有如下两个猜想:①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跟提升的物体重力有关;②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重力有关.她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钩码重G/N

动滑轮重

]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有用

W/J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总功

W/J

机械效率h

1

2

0.7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7

0.1

0.4

l.6

0.3

0.48

83.3%

3

4

1.5

0.1

0.4

1.l

(1)这个实验中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弹簧测力计;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

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 在表中的空格处的相关内容是:①          ,②          

           

(4)由第2、3次实验可得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物理小组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和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各一个,滑动变阻器50Ω  1A,导线若干.

(1)图甲是小组A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实物图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小组B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接错了.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4)本实验测多组数据与测量物体长度时测多组数据的目的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本实验测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