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需要安装的实验器材有:A.烧杯和水;B.酒精灯;C.纸板和温度计;D.铁圈和石棉网。装置如图甲所示,安装的顺序是(填写器材前的字母)______。
(2)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几分钟后停止读数,图乙为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请你帮她读出示数并填入表格中______。
(3)如图丙中A、B所示,其中______图是在第6min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好奇的小华对气泡内的气体进行猜测,正确的是______。
A.热空气 B.水蒸气 C.冷空气 D.二氧化碳气体
(4)图B中的气泡越往上越小,是由于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气泡内有一部分水蒸气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
(5)第一组与第二组用同一个实验装置,他们分别在烧杯加入水后加热,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出水的沸腾图象如图丁所示。通过分析比较一、二两组的水沸腾图象,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多的是第______组,你认为该组加热时间较长原因是______。
【答案】BDAC 96 A B 液化 二 水量多
【解析】
(1)实验需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先把酒精灯点燃放在铁架台上,然后把铁圈固定在酒精灯的外焰处,依次放烧杯纸板温度计,即安装实验器材的顺序是B、D、A、C;
(2)由图知道,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液柱指在90℃上面第6个小格上,所以,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0℃+1℃×6=96℃
(3)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由表格数据知道,第6min时,正处于沸腾中,所以气泡的变化情况应是A,沸腾时,大量的水液化为水蒸气,所以气泡中的气体是水蒸气,故选B。
(4)图B中的气泡越往上越小,是由于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气泡内有一部分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珠,使得体积越来越小;
(5)通过分析比较图丁中一、二两组的水沸腾图象知道,第二组从开始加热到将水沸腾所用时间较多,该组加热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第二组用于加热的水较多,因为水越多,需要加热的时间会越长。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器材:小金属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量金属密度的方案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 尺左端零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侧调节,使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0为__________g.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将系有细线的金属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金属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取出金属块,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4)写出金属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____(用m0、m1、m2和水的密度ρ水来表示).
(5)小明测得金属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大”或“小”),请推导说明理由: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白色光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
B. 不可见光是人们假想的光,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C.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如图所示,某款国产混合动力车是一辆以使用天然气为主的节能环保型小汽车,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车为20kW。若小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0km,天然气的热值为q=7.5×107/m3,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求
(1)该节能环保型小汽车的发动机在这段路程中所做的功:
(2)该节能环保型型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消耗的天然气的体积。(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F甲<F乙、P甲=P乙 B. F甲>F乙、P甲>P乙
C. F甲>F乙、P甲=P乙 D. F甲<F乙、P甲<P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A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A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和A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物体A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分析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ρ水=1.0×103kg/m3 , 取g=10N/kg)
分析图象可知:
①曲线 ________ (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 ________ 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