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问:
(1)反应距离是多少?
(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
(3)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多?
(4)请你谈谈超速行驶的危害。
【答案】(1)15m (2)71m (3)20m∕s (4)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汽车超速时,司机的反应时间会延长,故反应距离会变长,同时车辆的制动距离也变长,车不容易刹住,容易发生追尾等交通事故。
【解析】解:(1)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反应时间为t反应=0.54s,
由可得,
反应距离是 。
(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
(3)由可得,
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4)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汽车超速时,司机的反应时间会延长,故反应距离会变长,同时车辆的制动距离也变长,车不容易刹住,容易发生追尾等交通事故。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温度相同),a的长度大于b的长度,则( )
A.a的电阻小于b的电阻
B.a的电阻等于b的电阻
C.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
D.无法判断a与b电阻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改变吹气的力度,可听到声音的不同;若只改变水量的多少,可听到声音的不同,水量越多,听到的声音就越(选填“高”或“低”).上述实验中,声源是(选填“水柱”或“空气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材料、技术及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数码相机的图象传感器与处理芯片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食品的
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大量的“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
D.“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 必须保证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 二维码是光源
D.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盛有冰块(图甲)和热水(图乙),上方都盖有一块玻璃板,过一会儿将能看到 ( )
A.甲、乙两杯子上的玻璃板内侧都有小水珠
B.甲、乙两杯子上的玻璃板外侧都有小水珠
C.甲杯子上玻璃板外侧和乙杯子上玻璃板的内侧有小水珠
D.甲杯子上玻璃板内侧和乙杯子上玻璃板的外侧有小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