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如图所示,物体A是立方体铁块,边长是20厘米.当水平拉力F=80牛时,物体A恰好以0.5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铁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物体A运动时受到地面的阻力是物重的O.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g=10N/kg.
A.物体A的质量是62.4千克B.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5600帕
C.拉力F的功率是40瓦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8%

分析 (1)先根据正方体铁块的边长求出其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即可求出物体A的质量;
(2)根据G=mg求出其重力,由于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利用p=$\frac{F}{S}$求出压强;
(3)由图可知,n为3,则v=3v,根据P=$\frac{W}{t}$=$\frac{Fs}{t}$=Fv求出功率;
(4)根据物体A运动时受到地面的阻力是物重的0.3倍求出其阻力.利用η=$\frac{{W}_{有用}}{{W}_{总}}$=$\frac{{P}_{有用}}{{P}_{总}}$=$\frac{f{v}_{物}}{F{v}_{拉}}$=$\frac{f{v}_{物}}{Fn{v}_{物}}$=$\frac{f}{nF}$即可求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1)体积为V=a3=(0.2m)3=8×10-3m3
由ρ=$\frac{m}{V}$可得:物体A的质量m=ρV=7.8×103kg/m3×8×10-3m3=62.4kg,故A正确;
(2)由于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则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G=mg=62.4kg×10N/kg=624N,
面积S=a2=(0.2m)2=0.04m2
则压强p=$\frac{F}{S}$=$\frac{624N}{0.04{m}^{2}}$=15600Pa,故B正确;
(3)由图可知,n为3,则拉力移动的速度为v=3v=3×0.5m/s=1.5m/s,
则拉力F的功率P=$\frac{W}{t}$=$\frac{Fs}{t}$=Fv=80N×1.5m/s=120W,故C错误;
(4)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0.3G=0.3×624N=187.2N,
根据η=$\frac{{W}_{有用}}{{W}_{总}}$=$\frac{{P}_{有用}}{{P}_{总}}$=$\frac{f{v}_{物}}{F{v}_{拉}}$=$\frac{f{v}_{物}}{Fn{v}_{物}}$=$\frac{f}{nF}$得:
机械效率η=$\frac{f}{nF}$×100%=$\frac{187.2N}{3×80N}$×100%=78%,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使用,知道水平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是指滑轮组对被拉物体做的功.因为滑轮组匀速拉动物体时,对物体的拉力F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注意利用好v=nv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2.80cm;温度计的读数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所用实验器材有量筒、水、细针、天平和从同一木头上截取的三个大小不同的木块.

(1)小明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小明同学用实验器材测出了第一个木块和第二个木块质量和体积的数据见表,请根据乙、丙两图的示数,在下表中填写出第三个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注:量筒中装有35mL的水).
木块第一个木块第二个木块第三个木块
木块的质量/g9.4513.40
木块的体积/cm315.0020.00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4)木头的密度是0.67g/cm3(保留二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明用电源、电流表、开关、导线和四根合金丝等器材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乙图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中是如何比较金属丝电阻大小的?
答:在保持金属丝两端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电路中接入不同金属丝时电流的大小来比较金属电阻的大小.
(3)现有几根镍铬合金丝和锰铜丝,其规格如表所示.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镍铬合金0.80.8
B镍铬合金0.50.5
C镍铬合金0.30.5
D镍铬合金0.31.0
E锰铜丝0.30.5
F锰铜丝0.80.8
小明在实验中所用四根金属丝应选用上表中的BCDE(用编号表示).
(4)如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也能完成这一实验,请在丙图虚线框内画出实验所用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列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图的下面注明了部分实验的现象,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实验现象:

A:铁棒在轨道上向右滚动
B.当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会向中间靠拢
C:向内打气时,水沸腾停止,向外抽气时,水又开始沸腾了
D:塞子冲出,在试管口形成白雾.
(1)A图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2)B图的实验现象是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C图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气压大,沸点高;气压小,沸点低.
(4)请解释D图实验的实验现象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科假期和父母去旅游时,在旅游景点看到一种“舂米对”的古代简单机械,其示意图如图,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A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B端就会下落,打在石臼内谷物上,从而把谷物打碎,用力将它踩下去的过程中,舂自身的重力是“阻力”(填“动力”或“阻力”).这是一个费力(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明用一满瓶纯净水和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海绵做实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所示.做着做着小明想,一瓶纯净水能产生多大的压强,竟把海绵压陷得那么明显.于是就开始想办法计算它.他从商标纸上查到这瓶水的“净含量”是600mL(1mL=1cm3);掂了掂同样的空瓶确实很轻,重力可忽略不计;又测出瓶底面积为35cm2,瓶盖面积为7cm2.根据小明收集的数据,请你解答:
(1)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是多少?
(2)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C.桌子可以传声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