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小明同学做“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图1所示,他先画出实验电路图,然后选取相应的实验器材,再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1)在研究通过导体甲的电流I与它两端电压U的关系时,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表格中序号1的数据如图2(a)(b)的电表所示,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导体甲
实验序号电压(伏)电流(安)
1
22.80.28
34.00.40
(2)实验中多次改变导体甲两端的电压,其目的是:寻找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
(3)分析比较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接下来,换用导体乙和丙继续实验,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普遍结论.

分析 (1)在进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时,首先要确定量程、分度值,后读数.
(2)要正确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导体的电阻不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要使实验更具有普遍性,需换用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

解答 解:
(1)由图2知,电压表的量程是0~3V,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的示数为1.4V;电流表所选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电压表示数为0.14A.
(2)要正确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所以要多次改变甲两端的电压.
(3)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电压增大几倍,电流值也增大几倍,所以可得出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为了避免实验结论的片面性和偶然性,应换用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这样可获得普遍结论.
故答案为:(1)1.4;0.14;(2)寻找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3)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为了获得普遍结论.

点评 此题是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在此实验中,需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多做几次,才能看出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重力和质量关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简单机械、机械功的知识与人类的日常活动联系紧密.
(1)图(1)中,A装置是定滑轮,它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它的目的是改变施力方向.
(2)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是一个费力杠杆,其支点位于图(2)中的A点.若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应增大 一些(填“增大”或“减小”).
(3)如图(3)小云同学在半分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小云的质量为60kg,则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240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96W.(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B.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C.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大
D.两次拉力对木块的功率第一次的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现有甲、乙两只灯泡,甲灯标有“6V  3W”,乙灯标有“6V 6W”,把它们串联接在电路两端,两个灯泡发光时甲(选填“甲”、“乙”)灯泡更亮,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①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②如图所示,杠杆每格长度相同,杠杆的a处已挂着2个0.5N的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则应在杠杆的b处,挂上4个0.5N的钩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电阻值保持10Ω不变
B.乙的电阻值保持5Ω不变
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5A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总功率为1.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内能、热量、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小明在参加我区中考前的一模考试,拿过试卷后,他习惯性地把卷纸对折,用力一压,出现折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或合理)的是(  )
A.小明把卷纸对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小明越用力,折痕越深,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C.小明答题时感觉比较热,他估计一下教室内的温度大约有40℃
D.外面传来的阵阵汽车鸣笛声,对于认真思考问题的小明来说是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