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人类的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D.
A.0到10cm  B.10到25cm  C.25cm到极远处  D.10cm到极远处
(2)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后(选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折光效果如图甲(选填“甲”或“乙”)中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分析 (1)根据题干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可得出结论;
(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弹性变差,自动调节焦距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矫正.分析甲乙两图可知,甲中的透镜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解答 解:(1)根据题干可知: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到极远处;
故选D.
(2)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观察图可知,甲图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由图可知,会聚的光线经过甲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则甲图中的透镜为凸透镜,乙图中的透镜为凹透镜,故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如图甲中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1)D;(2)后;    甲.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以及对远点,近点和眼保健知识的认识,此题的难点在于分析甲”或“乙”中的透镜,然后即可做出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虑(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旋转(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一个额定电压为12V的小型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测得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5A,则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6W,若该电动机在100s产生的热量为60J,则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2.4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货车长600米,正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匀速前进,一列客车长400米,正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在另一平行轨道上匀速前进,请问:客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超过货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自然界中水有三种状态,它们之间能(填“能”或“不能”)相互转化,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常温常压下铁是固态,酒精是液态态,氧是气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所示电路图,用电流表测得流过L1的电流为0.2A,若用电流表测流过L2的电流为多少?你的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溶液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油、干燥的空气、陶瓷、玻璃、橡胶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所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500Hz.当它们从你的身后飞过时,你B
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B.只能听到蜜蜂的声音
C.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能听到       D.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听不到
理由:蝴蝶的声音的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有两个焦距相等的凸透镜,如果让一束平行光先经过一个凸透镜再经过另一凸透镜,可不可以还使它平行射出?对两个透镜的位置排列有何要求?画图说明,比较一下出射的平行光与入射的平行光有何区别.
(2)如果让一束平行光先经过凹透镜再经过凸透镜,上述问题又是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