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 | |
B. | 蜜蜂挥动翅膀发出很刺耳的声音,这是因为声音响度大 | |
C. | “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
D. |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汽车“禁止鸣笛”,这样做是为了从传播过程减弱噪音 |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
(3)声音不仅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 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刺耳”是指声音比较高,指声音的音调高,不是响度大,故B错误;
C、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汽车“禁止鸣笛”,这样做是在噪声的声源处防治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噪声的防治几个方面去分析,属于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入射角和反射角都增大 | B. | 反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 ||
C. | 入射角不变,反射角增大 | D. | 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电压不变,电阻增大到原来的2倍 | |
B. | 电阻丝不变,把通过它的电流减少一半 | |
C. | 保持电压不变,把电阻丝的电阻减小一半 | |
D. | 把电热器的电阻和加它两端的电压均减小一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