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以外,还必须要的器材是刻度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前,要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落在光屏的中央.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C
A.向上移动光屏去接收                          B.向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D.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4)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题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的大小和物体比较是放大的.(填“放大”或“缩小”或“等大”),它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投影仪.

分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需要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的大小、倒立或正立、虚实,这个需要呈接到光屏上,和物体进行比较得出,需要有蜡烛--作为物体、光屏--呈接像、凸透镜、点燃的蜡烛.本题实验还要测量物距和像距,需要刻度尺.
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定义知,这个最小最亮的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上,就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
(4)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可确定像的性质.

解答 解: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距和像距,还要用到刻度尺.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最小、最亮的点,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前,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能够成在光屏上,使烛焰的像落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光屏上接收不到像,要观察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应取走光屏通过凸透镜观察,故选C.
(4)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2f>u>f,v>2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它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投影仪.
故答案为:(1)刻度尺;焦距;(2)同一水平高度;使烛焰的像落在光屏的中央;(3)C;(4)放大; 投影仪.

点评 此题的难点在第(4)小题上,要确定是放大的像还是缩小的像,一般是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来确定,但此题中没有告诉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而只是告诉了一个图,如何从图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像距大于物距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下列仪器用于直接测量液体体积的是(  )
A.
刻度尺
B.
温度计
C.
天平
D.
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6.如图所示,光射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电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炉丝断了,去掉$\frac{1}{4}$后,仍然接在原来的电源两端,则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原来产生的热量之比为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鑫萍同学想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她提出如下猜想:
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流大小有关;
②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阻大小有关;
③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通电时间有关.
她找来了相同的透明容器A和B,相同的U形管C和D,三根阻值为5Ω的电阻丝.并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在A、B两个容器中密闭着等量空气,在C、D两管中分别倒入等量等高的液体.当接触电路,通过U形管C和D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使能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于是,她便开始实验探究:
(1)在图所示中,当她把E、F两接线柱分别接入电源的两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她是要验证猜想①;(填序号)
(2)电阻丝在产生热量的过程中,设通过A容器电阻丝的电流为I1,通过B容器电阻丝的电流为I2,则I1=2I2
(3)通电一段时间后,她看到C管中的液面比D管中的液面上升更快,这表明A容器中产生的热量比B容器中产生的热量多;
(4)通过以上过程可知,对于相同电阻,在同一时间内,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5)在该实验中,她采用的研究方法有BC
A.模型法 B.控制变量法 C.转化法 D.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体积是20cm3的铁块,若铁的密度为7.9g/cm3,则铁块的质量是158 g.若锯去一半,所剩下一半铁的密度是7.9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伽利略等科学家曾做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平面的运动情况.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慢(选填“快”或“慢”).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句容市片区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老河口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在校园内植树可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