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演奏钢琴时能听到声音是琴键敲击琴弦使其振动发出的,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夜深后不能随意弹琴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 解:演奏钢琴时能听到声音是琴键敲击琴弦使其振动发出的;
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琴弦的长度,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音调;
夜深后不能随意弹琴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声源处.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其特征,噪声的控制等,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中招的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1m/s,静止的时间是4s,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7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刻度尺放置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话不正确的是(  )
A.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船
B.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光走的时候我们应该踩暗的地方
C.电子测温枪是通过测量人体辐射处的紫外线强度来判断人体的温度的
D.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发电原理是把许多平面镜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把太阳光反射后汇聚到同一个位置,从而利用太阳能来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小明先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同一高度位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蜡烛向上(选填:“上”或“下”)调整.
(2)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此时小明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3)小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在光屏上能(选填:“不能”或“能”)接受到清晰的像.
(4)当蜡烛从距凸透镜45cm处以4m/s的速度移动到同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移动的速度小于4m/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放大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并换另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实验,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向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BC段物体要吸热
C.BC段物体内能相等
D.AB段比CD段升温快说明冰比水吸热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获得的数据记录如表.
加热时间/min01234
甲的温度/℃5054586266
乙的温度/℃3038465462
(1)实验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要相同(选填:相同、不相同),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从开始加热刀62℃,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变化关系△t<△t,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Q.(均选填“>”、“=”、“<”)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商场里,一位顾客和售货员出现了不同意见.售货员说:“这台微波炉很省电,用它加热食品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说:“这台微波炉很费电,只要一开,家里的空气开关就跳闸.”两人各执一词,争辩不清.如果用物理术语来表达,售货员的意思是说微波炉消耗的电能少,顾客的意思是说微波炉的电功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不透明的纸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如图甲所示.测量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请你写出一条检验三者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2)把光源放在距此凸透镜30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选“放大”“缩小”或“等大”)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光源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光屏上的像变小(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当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随后她将光源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像.小静由此得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凸透镜不能成像”的结论.你认为通过这一过程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信?不可信,理由是:只通过一次实验得出结论,结论具有片面性和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