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
悠扬婉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
C.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敲鼓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分析 (1)声音不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动的振幅决定.

解答 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靠无线电对话,故A说法错误;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B说法正确;
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故C说法错误;
D、敲鼓的力越大,鼓面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减弱噪声的途径和声音的特性,包含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明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估测自己跳绳时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不计绳重).
(1)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①用磅秤(填测量器材)测量自己的质量m;②测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③用秒表 (填测量器材)记录跳n次所用的时间t(填物理量与其对应字母).
(2)跳绳时平均功率表达式:P=$\frac{mgh}{t}$.
(3)小明和小华两人想比较跳绳的平均功率(假设两人跳起的平均高度相同),则A
A.频率相同,体重大的功率大        B.频率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C.体重相同,频率高的功率小        D.体重相同,跳的时间长的功率大
(4)小华要想提高跳绳测试的成绩,请你从物理学角度为他提出一条合理:降低跳起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在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每个用户之间的电路连接方式是并联;每年中考,临沂市使用金属探测仪防止考生作弊,金属是导体(填“导体”或“绝缘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乙线段AB表示.求:

(1)电源电压
(2)滑片P滑到ab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容器中,都处于静止状态,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相同,则(  )
A.小球A的密度大于甲液体的密度
B.小球B的密度大于甲液体的密度
C.小球A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
D.小球A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数据与实际相差较小的是(  )
A.60W的照明灯正常工作时电流是1A
B.公交车在市区的行驶速度约为60m/s
C.小梦从地上捡起手机放到课桌上做的功约为100J
D.使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图甲是小明同学已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变亮.
(2)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并做好数据记录.图乙的U-I图象是小明根据多组实验数据绘制的,根据图象可得小灯泡额定功率是0.5W.
(4)根据图象,小明还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小明上网查阅资料发现,在相同的额定电压下工作时,LED灯比小灯泡亮,经研究得知,是因为LED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能的效率比小灯泡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图甲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秒,1.92秒,2.82秒.
(1)分析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不是(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
v=$\frac{s}{t}$=[$\frac{0.15米}{1.00秒}$+$\frac{(0.30-0.15)米}{(1.92-1.00)秒}$+$\frac{(0.45-0.15)米}{(2.82-1.92)秒}$]÷3=…
方法2:
v=$\frac{s}{t}$=$\frac{0.45米}{2.82秒}$=…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方法2.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增大纸板角度(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增加玻璃管的长度(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