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图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物体重G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

表一:G=2牛                                                                            表二:G=4牛
实验
序号
G
(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
(牛)
F
(牛)
111.5623.0
222.0744.0
343.0865.0
464.0986.0
585.010107.0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相同时,G越大,F越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6(或3、7或4、8或5、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相等时,G越大,F越大.
③分析比较表中F与G、G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F=$\frac{1}{2}$(G+G),由此可判断:按图所示的方式使用功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要省力,需要满足的条件是G>G
④该小组同学z做多次实验的目的是B.(选填“A”或“B”)
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从实验数据中得到普遍规律
⑤若小王同学用G=5牛、G=3牛的器材做次实验,则F=4牛;而小李同学根据实验推理可得到:当G=0N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

分析 ①表一或表二动滑轮的重力相同,分析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及拉力的变化得出结论;
②根据结论,分析G相同的选项;
③省力的特点是拉力小于被提升的物重,根据表一、二中前三列的数据相同点得出结论;
④会分析多次实验的目的.
⑤根据F=$\frac{1}{2}$(G+G)计算分析.

解答 解:①分析表一或表二中动滑轮的重力相同,被提升的物重本题,且G越大,拉力F越大,可得表一或表二中F与G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当G相同时,G越大,F越大;
②2、6(或3、7或4、8或5、9)被提升的物重相同,动滑轮重力不同,且G越大,F越大;
③分析比较表中F与G、G的数据及相关条件,F=$\frac{1}{2}$(G+G),
当G等于G时,F=G,当G>G时,F<G;由此可判断:按图所示的方式使用功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要省力,需要满足的条件是G>G
④实验分为探究性实验和测量型实验,测量型实验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而此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故应选B.
⑤若小王同学用G=5牛、G=3牛的器材做次实验,则F=$\frac{1}{2}$(G+G)=$\frac{1}{2}$(3N+5N)=4N;
当G=0N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
故答案为:①当G相同时,G越大,F越大;②2、6(或3、7或4、8或5、9);③F=$\frac{1}{2}$(G+G);G>G;④B;⑤4;G=0N.

点评 本题是探究动滑轮省力特点的实验,考查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在分析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并注意物理量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黑心秤“的说法传闻称许多菜市场的商家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这样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会大于商品的质量导致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短斤缺两,电子秤下放上衬垫物真会这样吗?
[实验与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准备了电子秤、称量物(100克、300克、500克砝码各1个),泡沫板,毛毯、纸板,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1.
 衬垫材料
示数/克
称量物
 无泡沫板 毛毯 纸板 
 500克砝码 500 500 498 500
 300克砝码 300 300 299 300
 100克砝码 100 100 100 100
[分析与结论]
通过对表1实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子秤下面放上衬垫物,电子秤显示的示数不会大于商品的质量.
[问题与猜想]
用毛毯作为衬垫物时,电子秤显示的示数有偏差是什么因素引起的?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思考和讨论后认为可能与毛毯太软引起电子秤倾斜有关为此,他们又制定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与记录]
把电子秤置于水平木板上,调零后放上砝码测量,改变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a的大小,调零后继续实验,如图1,结果记录如表2.
    倾角
示数/克
称量物
 0°10° 15° 
 500克砝码 500 498 492 483
 300克砝码 300 299 295 290
 100克砝码 100 10098 97
由表中数据可知,科学兴趣小组成员不仅研究了电子秤示数变化与电子秤是否倾斜有关,还研究了电子秤示数与倾角大小的关系.
[分析与推理]
科学兴趣小组为寻找电子秤倾斜后示数减小的原因,查阅了电子秤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了解到电子秤示数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解释电子秤示数随倾角增大而减小的原因:电子秤倾角变大,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变小,压力传感器电阻变大,电子秤示数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了探究拉动物体时用力大小与用力方向的关系,小王将一个重力为10牛的重物放置在不同的粗糙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缓慢拉动重物匀速前进,如图(a)所示,然后,他改变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使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α,如图(b),接着,他继续增大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α,并记录下不同角度α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表一   木板 (较光滑)
序号α(度)拉力F(N)
1103.47
2203.42
3303.47
4403.63
5503.95
表二   砂纸 (较粗糙)
序号α(度)拉力F(N)
6107.42
7206.84
8306.52
9406.42
10506.52
(1)比较序号1和6(或2和7、或3和8、或4和9、或5和10)可知,在不同的水平面上拉动同一个物体时,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α相同,水平面越粗糙,拉力越大.
(2)比较序号1-5可知,在同一水平面上拉动同一个物体时,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α越大,法力先减小后增大.
(3)小王发现,两次实验,拉力可能存在最小值,表一中,拉力的最小值应该在角度α为20度至40度之间寻找才有可能找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物质序号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
1591.80
210181.80
315271.80
4540.80
51080.80
615120.80
(1)在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在图线上标注出甲、乙的物质名称)
(2)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2与3、l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或图象,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3)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4)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理学中根据物质的这种性质,从而建立了密度的概念.
(5)本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到更为普遍的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 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
(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象.
①由图象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9N.
②观察图象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图象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6N.
(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900Pa.(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材料下落高度(m)下落时间(s)
1铁球201.96
2铁球302.47
3铅球201.96
(1)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1和3,结论是:在下落高度相同时,物体下落的快慢与材料无关;
(2)请你帮助小明验证猜想三:
器材:0.5kg的铁球A、1kg的铁球B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秒表;
(3)小华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张对折)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片纸不同时(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中两片纸作的不是(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纸所受的阻力太大,相对于纸的重力不能忽略不计.
(4)若铁球在如图所示中运动请画出的铁球重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即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不一定相同,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雷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到表中.
次数1234
材料玻璃玻璃水晶水晶
截面直径/cm3335
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小较小
焦距/cm544
(1)如图甲所示是他第一次测量透镜焦距的情景,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

(2)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材料、截面直径相同时,凸透镜凸起越大,焦距越小.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所示,受此启发,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了实验,你认为红光射入时凸透镜的焦距大.
(4)小雷又进行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若其像成在光屏的左上角如图丙所示,应将凸透镜向右下(选填“右下”、“左上”、“右上”或“左下”)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光屏应向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5)小雷又发现他和同学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时,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没有找到最清晰的像时就开始读数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瑞同学学习了“功”这一节后,知道功W=F•S,爱好学习的他联想到以前学习速度的公式v=$\frac{s}{t}$.于是他得到公式“W=F•v•t”,这个公式使他对“影响做功多少的因素产生了怀疑”.
  带着问题回到学校与同学共同准备了一些材料和仪器进行探究并讨论,请你按下列探究思想写出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做功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做功多少可能与速度有关.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让某一同学第一次慢慢从一楼上到二楼,第二次让该同学从一楼快跑上二楼,计算这两次该同学所做功的大小.
(4)分析与验证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同一个人用不同的速度从一楼上到二楼,据公式W=Fs=Gh可知,克服重力做功相等,故做功多少与速度无关.
(5)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