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由液化形成的是(  )
A.
  春天,冰雪融化
B.
  夏天,草上的露珠
C.
秋天,枝头上挂满白霜
D.
冬天,屋檐下的冰凌

分析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根据液化的定义来一一判断.

解答 解:
A、冰雪融化,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不符合题意;
B、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水,是液化过程.符合题意;
C、枝头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冰晶,是凝华过程.不符合题意;
D、屋檐下的冰棱是水变成的冰,是凝固过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面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射击时“三点”一线B.白云在水中的倒影
C.蜡烛通过小孔成像D.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图中补接一根导线,使滑片向右移时电压表读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根据实物图甲,在图乙虚线框内画出的电路图.
(2)用笔画代替导线完成图丙中电路的实物连接.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L1、L2的总电流,导线不能交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起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由图可知,在皮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总能量守恒.(均选填“增大”、“减小”或“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余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由于酒精有较低的凝固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利用回声可以测量海洋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若从海面上发出声音信号传到海底后,经过2.4s在海面上接受到回声.请计算出此处海洋的深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面选项中都是导体的是(  )
A.玻璃 铜棒 铅笔芯B.人体 水银 盐水
C.大地 干木棒 稀硫酸D.铝线 陶瓷 金属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一台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完成80个冲程;对外做功的次数是20次,若它的效率是40%,消耗10kg的柴油转化的机械能是1.72×108J.(柴油的热值4.3×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