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小明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使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__(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一根完全相同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__________;
(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小明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实验,这是为了_________(选填“减小误差”“寻找普遍规律”);
(5)实验中,小明正在观察蜡烛A的像,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明_______(选 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 A 的像;
(6)如图2,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
<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
=________.
【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较薄 未点燃 相等 不变 测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寻找普遍规律 能 45°
【解析】
(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2)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掌握等效替代法,为了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用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3)平面镜成像特点:像距等于物距,物像等大;
(4)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要用刻度尺来测量;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5)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并不能影响到原有的光路及成像情况;
(6)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对应点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1)[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较薄玻璃板;
(2)[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5]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大小不变,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蜡烛A的像大小不变;
(4)[6]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要用刻度尺来测量;
[7]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以得到普遍规律;
(5)[8]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并不能影响到原有的光路及成像情况,则小明能看到蜡烛 A 的像;
(6)[9]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对应点连线与平面镜垂直,连接A、A1,做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移动后平面镜位置,如下图,可知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王亮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连成完整的电路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
(2)调节滑片位置,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读出其中三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表(一)中所示.①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实验使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Ω.
②由表(一)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表(一)
次序 | 1 | 2 | 3 |
电压(V) | 2.0 | 4.0 | 6.0 |
电流(A) | 0.1 | 0.2 | 0.3 |
表(二)
次序 | 1 | 2 | 3 |
电阻(Ω) | 5 | 10 | 15 |
电流(A) | 1.2 | 0.6 | 0.4 |
(3)如果仍用图甲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后,每次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 不变.实验记录数据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器材使用正确,量程选用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C.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中,某同学把两只小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如图甲所示。
(1)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L1亮,L2不亮,该同学于是将电压表连在图中A、B两点,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_______V,他又将电压表连在图中B、C两点,测得UBC=0V由此可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
(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只小灯泡均能发光,重新测量的结果为:UAB=1.5V,UBC=1.5V,UAC=3V,根据以上测量结果可知:该同学选用的两只小灯泡的规格是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由此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普遍规律。
(3)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可以得到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式为_______(用图中所给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漆包线绕成矩形线圈,将线圈两端的导线拉直并用刀将漆全部刮掉,作为转动轴,将线圈放在金属支架上,在它下面放一块小磁体,用纸做一个小风车固定在转动轴上,将装置与小量程电流表相连,使小风车转动,可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电路中有电流产生,此过程中 能转化为电能,若将电流表换成干电池接入电路,线圈 (选填“能”或“不能”)持续转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宾馆走廊电灯的自动控制电路,走廊入口上方安装有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当人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从光电传感器上发射的红外线经人体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中的光敏电阻R0阻值减小,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_____,同时电磁铁磁性______,工作电路接通,灯泡发光,图中电磁铁的上端是_______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选填“高”或“低”.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不同.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阳能是一种廉价的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从有关资料获悉,在地面地表晴天时垂直于阳光表面接受到的热辐射功率为p0=1.2×103J/(m2·s)(太阳每秒辐射到1m2面积上的热量为1.2×103J)。有一台型号为100SN45-58的太阳能热水器,参数如下表,可将接收到的热辐射40%用来升高水温。晴天晒了1h,求:
(1)该热水器在1h接收到的热辐射是多少焦耳?
(2)水箱中质量为50kg的冷水温度最多能升高多少?
(3)若用煤气来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煤气?(不计热量损失,q煤气=4.2×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手举五星红旗的情景.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球B. 太阳C. 月亮D. “神舟”飞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