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下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保持图中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像比原来暗.
(4)实验时还发现,当发光体“F”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发光体F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太大;
(5)为了让发光体“F”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小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小于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发光体“F”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此实验联系实际即模拟了远视眼(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分析 (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整发光体、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应用:照相机;
(3)用焦距相同、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发光体发出的光透过凸透镜的光线少,据此分析现象.
(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没有像,可能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有可能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无法成在光屏上;有可能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
(5)物体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
当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是实像,此时物像异侧,由此可知像距的变化;
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越强,焦距越短;
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解答 解:(1)由图知,使发光体“F”、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实验前应将光屏向下调整;
(2)如图,发光体“F”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用另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经凸透镜的光线变少,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比原来暗.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接近于焦距,像距太大,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5)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此透镜焦距小于15cm.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变大,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后,因此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可以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1)下;(2)缩小;(3)像比原来暗;(4)太大;(5)小;小于;远视眼.

点评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回答下列问题:
(1)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1所示,则通电螺线管右端为北(N)极,电源的右端为正极.

(2)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如图2所示,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丁图.
(3)如图3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2.5A,如图4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N,物体M的质量是0.08kg(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所示为一种人们设想中的永动机,高处的水流下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 能,冲击叶片,叶片的转动又带动抽水机从低处将 水抽到高处,从而循环工作,这种永动机不能够永远工作下去,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1)图1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车速是80km/h
(2)图2表示一支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38.3℃.
(3)图3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6N.

(4)小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首先,他通过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然后,他设计了以下步骤进行实验鉴别:
A.将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后,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
B.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平;
C.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
D.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
E.根据测算出的密度,鉴别样品油的品质;
F.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
①请将上面实验步骤正确排序:BCADFE(填字母序号)
②由图4可知,M=52克;样品油的体积V=30ml.
③若m=24.6克,则样品油的密度 ρ=0.91g/cm3
④他能不能用密度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不能;理由是:因为优质色拉油的密度与地沟油密度相差不大,实验过程有误差.应多次实验或再测定样品油的其它物理量综合判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在复习电功率内容时,同学们用电流表、电压表、L1为“2.5V 0.3A”和L2为“3.8V 0.3A”两个小灯泡进行实验.
(1)小明小组在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将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控制电流相同.
(2)实验中,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大小是通过灯泡的亮暗判定的.根据甲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通过的电流相同,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3)实验应注意选择两只规格不同的灯泡,否则无法进行探究,请说明原因:灯泡的规格不同,电阻不同,根据U=IR可知,电流相同,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
(4)利用题中器材画出“探究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假定灯丝的电阻不变,分析在探究“探究电功率与电流关系”过程中两只灯泡哪个比较亮,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如图所示是时下比较流行的独轮车,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cm2,独轮车铭牌上标有:质量10kg,额定电压60V,最大功率600W.(g取10N/kg)求:
(1)该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行驶时,电动机线圈中的电流多大?
(2)若车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5Pa,该车的最大载重量是多少kg?
(3)若该车以最大功率行驶时的速度为10m/s,所受到的阻力为48N,该独轮车的效率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当波传到2.0m处的P点时开始计时,该时刻波形如图所示.t=0.9s时,观测到质点P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0.5m/s
B.经1.4s质点P运动的路程70m
C.t=1.6s时,x=4.5m处的质点Q第三次到达波谷
D.与该波发生干涉的另一列简谐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元宵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美满的汤圆是每个餐桌不可或缺的美食.细心的小红在看妈妈煮汤圆时发现,刚下锅时汤圆先沉入锅底,加热一段时间后,汤圆好像变“胖”了又浮上来.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汤圆下锅时下沉,加热一段时间后会上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a)所示是HG2004家用蒸汽电熨斗的示意图和铭牌,使用时储水器中的水滴入气室,加热的铁质底板使水迅速汽化变成蒸汽,从底板喷出.
额定电压220V功能汽烫、干烫
额定频率50Hz蒸汽方式滴下式
底板面积160cm2质量1.6kg
额定功率1100W放置方式自立式
(1)求电熨斗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熨烫前(未加水),电熨斗自然平放在衣服上,求它对衣服的压强.
(3)汽熨前先预热,使底板的温度从20℃升高到220℃,温控开关自动断开.已知底板的质量为lkg,铁的比热容为0.46×103J/(kg.℃),求预热过程底板吸收的热量.
(4)汽熨时,滴汽室的水汽化带走热量,当底板温度降到190℃时,温控开关自动闭合,当加热到220℃时又断开,如此反复,若蒸汽电熨斗按如图(b)所示的程序工作,熨一件衣服用时l0min.求共消耗的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