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冬季,有经验的农民在晚上给秧田蓄水,白天再放掉秧田的水,你能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吗?

分析 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同样吸放热时,温度变化较小.在同样的温度变化时,能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大,据此可解答.

解答 答:冬天夜间空气的温度较低,向秧田中多灌些水,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可以在夜间释放热量时,尽量使秧苗的温度不至于过低,防止冻坏,起到保护秧苗的作用;在白天时给秧田放水,是因为白天秧田吸热,泥土的比热容小,温度升得高,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点评 知道水的比热容最大,并能利用该特点解释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明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其中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2)请你帮他按正确的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CDABE  
A、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在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B、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各个角i和r
C、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在把一张纸板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
D、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入射到O点,径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轨迹
E、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3)如图2,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了反射角.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15°75°
230°60°
345°45°
(5)如果让光线逆着从OB的反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把一个质量为91.8g的金戒指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称得溢出水的质量是6g,问:此戒指是纯金制成的吗?(ρ=19.3×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一根电阻丝先接入3伏的电路中,再接入6伏的电路中,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变大了,则电阻丝的电阻(不计温度变化)(  )
A.变小B.变大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一块冰熔化成水,由于要吸热,内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把10Ω和40Ω的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总电阻为50Ω;若把这两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为8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6秒.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1.2米.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小华家买了一辆漂亮的小汽车,高兴之余,她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小汽车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小汽车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汽车高速行驶时汽车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静止时所受重力与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汽车的燃料主要用汽油,从能源是否再生的角度看,汽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两部匀速下降的观光电梯,其总质量相等.甲的速度是2m/s,乙的速度是3m/s,所受阻力F、F之比是(  )
A.3:2B.2:3C.1:3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