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看到B的位置与A的像重合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的距离的关系;两段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不能进行(填“能”或“不能”).

分析 (1)在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先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这支蜡烛的同侧观察另一侧的蜡烛,不断移动它,直到另一侧的蜡烛与观察者一侧的蜡烛完全重合时,停止移动,记下蜡烛的位置,即得到相应的蜡烛的位置,这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
(2)要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玻璃板是透明的,利用玻璃板可以调节未点燃的蜡烛B,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解答 解:(1)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所以蜡烛B与蜡烛A的像只有完全重合才可以比较大小;
(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
(3)实验中如果用平面镜,尽管成像更加清晰,但镜子没有透光性,不能看到后面的物体,无法确定像的具体位置;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光,既能看到反射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物体,所以可以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故答案为:(1)看到B的位置与A的像重合;(2)距离;大小;(3)不能.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某旅游观光艇,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g取10N/kg)求:
商品名称XX观光艇
商品型号船长7.5m×型宽2.0m×型深0.9m
空船质量900kg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45kW
最大载人数量20人
最大航速45km/h
(1)假设每位乘客的平均质量为60kg,观光艇满载乘客时,所受浮力是多少?
(2)该艇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且发动机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受到水的阻力是多少?
(3)若该空艇停在地面上时,与地面接触面积是12m2,求空艇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30°30°
240°40°
350°50°
(1)小聪同学在实验前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可折叠的平整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激光笔.
(2)能折叠的平整纸板的作用是:①显示光路;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4)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小聪在实验后在纸板上用铅笔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知道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
(6)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0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反射光线将存在(填“存在”或“不存在”),此时,在纸板B上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7)若将一束蓝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它反射后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是200g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设该物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根据图可知,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小于(大于/小于/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理由是晶体熔化吸热,内能增大;
(2)该物质在CD段共吸收了8400J的热量,根据图中坐标信息和题意可知,该物质AB 段的比热容=4.2×103J/(kg•℃);
(3)若定义熔化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为该种物质的熔化热,则本题中晶体的熔化热为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一电路中的一段导体其电阻为10Ω,该导体两端电压为4V;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8V时该导体的电阻为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质量约500kg,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2013年2月,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27km的自主行走.求:
(1)该机器人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本次自主行走共耗时0.5h,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小明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物体自由下落冲击小方桌,小方桌的桌腿是四根钉子,并放置在沙箱的沙面上,如图所示.

(1)他通过观察桌腿陷入沙中的深度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比较图中的A图和B图是通过控制质量不变来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3)要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择图中的C和D的进行对比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图1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0.2h.如图2所示是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车速80km/h,以这样的速度行驶40km,需多少时间30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右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四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B点挂6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靠近支点O方向移动一格,则杠杆左端下降.
(3)牛牛同学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了多组实验数据,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该实验测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4)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4cm,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为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