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本实验的原理:v=$\frac{s}{t}$;
(2)本实验除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刻度尺和秒表;
(3)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是0.36m/s.
(4)实验中斜面的倾角要小,这样做的原因是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5)小红计划全程、上半段、下半段的平均速度,请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分析 (1)(2)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度和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
(3)根据v=$\frac{s}{t}$可求得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4)实验时,斜面放的坡度要小些,这样小车的运动时间长,测量结果更精确;
(5)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长度、时间,计算结果是速度,据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解答 解: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frac{s}{t}$;
(2)根据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可知,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3)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v=$\frac{s}{t}$=$\frac{78cm}{2s}$=36cm/s=0.36m/s;
(4)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5)实验记录表格包括两行三列,如下表:

 物理量
路段
路程/m时间/s平均速度/(m/s)
全程
上半段路程
下半段路程
故答案为:
(1)v=$\frac{s}{t}$;
(2)刻度尺;秒表;
(3)1dm;0.23;
(4)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5)
物理量
路段
路程/m时间/s平均速度/(m/s)
全程
上半段路程
下半段路程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测量平均速度原理、需要器材、对仪器的要求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和记录表格的设计,属于基本的实验题目,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用单位分贝(dB)来表示其大小;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用单位Hz来表示其大小;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已知人和伞的总质量为80kg,求人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及方向.(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B.同一物体温度赿高,内能赿大
C.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
D.海边昼夜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1)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电路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先后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跟电不成反比.试分析为什么在个实验中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
答:未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电阻/Ω51020
电流/A0.40.30.2
(2)该同学经过认真分析,发出了错误的原因,他改进实验后,先后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①图2甲、乙提供的两个电路图,哪个是他设计的电路.答:乙图(填“甲图”或“乙图”),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3中各元件按你选择的设计电路图连接起来(已有部分线路连接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9℃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A.38℃和39℃B.37.5℃和38℃C.38℃和38℃D.37.5℃和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L1、L2都工作,则a是电压表,b是电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中心,其目的是使像呈在光屏中央.
(2)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所成像应是倒立、放大(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是投影仪(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3)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向下(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4)像重新回到了光屏中央后,若将一同学的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只向左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镜片是凸透镜,该同学是远视(填“近视”或“远视”)眼.
(5)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丙所示,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亮度更大(不受风的影响,不会象蜡烛一样会烧短等).(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下面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