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凸透镜另一则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10m B. 15cm C. 20cm D. 25cm
A 【解析】解答: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f=20cm,f=10cm。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功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某大楼内电梯的结构示意图。钢链的一端固定在A点,然后绕过电梯厢下的滑轮,另一端连接在电动控制装置上。若用拉力 F将总重为2×10 4 N的电梯和乘客从一楼匀速提升到15 m高的六楼,则拉力 F的大小是________ N,拉力 F所做的功是________J。(不计摩擦和钢链的重)
104 3×105 【解析】由题图可知电梯厢相当于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故拉力 F== =110 4 N。拉力 F做的功 W= Fs= F·2 h=110 4 N215 m=3×10 5 J。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题。
盲区
我们把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当然,根据光路可逆原理,我们很容易理解盲区内的“物体”此时也看不见我们的道理。如图甲,小轿车司机由于视线被遮挡,无法判断大客车与路灯立柱之间有什么物体。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小心盲区中突然冲出车辆”的警惕性。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即便信号灯泡允许行人通行,行人安全仍然可能受到转弯车辆的威胁。大型车辆转弯时,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同,这就是所谓“内轮差”(如图乙所示).行人、电动自行车司机不大注意大型车辆转弯时的内轮差,大型车辆的驾驶员看反光镜时同样存在视线盲区,所以挨着大型车辆侧面行动的人,车很容易被剐蹭。
交警提醒,如果在路口遇到大货车,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信号灯是绿灯时,不要抢超正在转弯的大货车,更不要在红灯时超越斑马线。提前预见可能发生的后果,才是合格的交通参与者。
请根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反光镜”就是我们说的后视镜,司机可用它观察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2)请你从光学角度分析一下图丙中小轿车司机盲区产生的原因_____。
(3)如何避免盲区造成交通事故?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给出一条建议_____。
反射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司机无法观察到遮挡物后面的情况,所以产生盲区; 在路口遇到大货车,一定要与其保持距离 【解析】后视镜为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野,司机可用它观察一定范围内的物体,利用了光的反射;(2)所谓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简言之,司机盲区产生的原因: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司机无法观察到遮挡物后面的情况...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理课上,同学们手持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高大建筑,观察到的清晰的像为( )
A. 正立缩小的像 B. 正立放大的像 C. 倒立放大的像 D. 倒立缩小的像
D 【解析】解答: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看到倒立、缩小的像。 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多选题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密度越大的物体,质量越大 B.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无关
C. 体积越小的物体,密度越大 D. 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BD 【解析】解答:A. 物体质量与密度和体积都有关系,密度大,体积不确定,质量不能确定;故A错误;B.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B正确;C.. 物体质量与密度和体积都有关系,体积越小的物体,,质量不能确定,密度就不能确定;故C错误;D.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所以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B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的是( )
A. B. C. D.
D 【解析】解答: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AC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故AC错误;B. 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会发生折射,而图中的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故B错误;D.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并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认识浮力》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人的密度跟水差不多,约为1×103 kg/m3。已知一成年男子的质量为70 kg,该男子的体积约为________m3,当该男子漂浮在海面时,受到的海水的浮力为________N。(g取10 N/kg,ρ海水=1.03×103 kg/m3)
7×10-2 700 【解析】(1)成年男子的质量m=70kg、ρ≈ρ水=1.0×103kg/m3, ∵,∴. (2)成年男子的重力: G=mg=70kg×10N/kg=700N, ∵成年男子漂浮, ∴F浮=G=700N. 故答案为:0.07;70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3节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同步检测题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文
导体中的电流看不见也摸不着,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导体中有没有电流呢?小明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电流通过各种导体会不会发生一些现象呢?会发生什么现象?他进行了一些实验:给小灯泡通电,小灯泡发光一会儿后,用手摸摸灯泡,觉得它比不发光时热;他又给一段电阻丝通电,发现电阻丝通电一会儿后热得发红.他又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一切导体有电流通过时,都要发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他找到了这种判断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的方法.
小明又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户外爱好者的取火“神器”,仔细研究之后,自己动手试了试,他将口香糖的锡纸剥下来,剪成中间窄、两端宽的形状、将锡纸两端搭在电池的正负极,由于被短路,电流较大,电流具有热效应,过一会儿,锡纸中间部分燃烧起来.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找到判断导体中有电流的方法,其依据是_____
A.电流的热效应 B.电流的化学效应 C.电流的磁效应
(2)下列家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工作的是________
A.洗衣机 B.电饭锅C.电风扇D.空调
(3)锡纸在中间窄的地方开始燃烧是因为最窄处电阻________.(选填“大”或“小”)
A B 大. 【解析】 (1)根据题中所提供的材料可知,小明是根据导体是否发热来进行判断的,所以他找到了根据电流热效应来判断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的方法。(2)ACD、洗衣机、电风扇、空调在工作时,都是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不合题意;B. 电饭锅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符合题意;(3)根据焦耳定律Q=I2Rt,电流和时间相同,锡纸在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第10章 浮力 单元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小明同学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要进一步探究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会与下图不同,这个步骤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C 【解析】木块放入水中会处于漂浮状态,在测力计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木块是不能浸没在水中的,所以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应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即可,则这个不同的步骤是C,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