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我国第五代隐形战机歼一20已研制并试飞成功,速度可达声速的2.35倍.飞行时,机翼的横截面设计成如图甲所示的形状,这是为了利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特点给飞机提供升力.飞机上的着地轮一般都装有如图乙所示的搭地线,这是为了防止因摩擦起电而造成的危险.

分析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2)飞机在飞行中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电荷,这些电荷如不能及时导入大地,会发生危险.

解答 解:(1)飞机的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下表面空气流速小.由于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所以飞机机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强小,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是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正是这个向上的压强差为飞机提供了向上的升力;
(2)飞机上的着地轮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是为了及时地把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电荷通过导体而转移给大地,以免发生放电现象,保证飞机和乘客的安全.
故答案为:压强小;摩擦起电.

点评 (1)飞机起飞的力量来源于飞机的升力,飞机的升力是个压力差,是由气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决定的;
(2)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例如脱毛衣时有电火花,油罐车拖着长链子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2.某同学提着重8N的小球,使小球在空中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在图中作出该同学对小球拉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求:

(1)电阻R1的功率.
(2)通电10s,电流通过电阻R2做的功W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一段导体两端电压为10V,导体中的电流是2A,则此导体本身的电阻为5Ω;如果电压降为0V,导体的电阻等于5Ω,电流等于0A(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能有电.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开关,它和所控制的电灯是串联在电路中;房间里的电灯、电视等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风能是我国未来开发、利用的重要能源之一.小明对风力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同学一起设计了“风力测试仪”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12V,电阻R为20Ω,AB是阻值为60Ω的均匀电阻丝.OP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圆球P.金属细杆OP始终与电阻丝AB接触良好且无摩擦.闭合开关S,无风时,OP下垂并与电阻丝的B端接触;有风时,圆球P受风力作用,使金属细杆OP绕悬挂点O偏转.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无风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请列式计算)
(2)当金属细杆OP滑到A点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请列式计算)
(3)若将电流表的刻度改为风力表的刻度值,请问表盘刻度均匀吗?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移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或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上移动.
(4)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完整的像(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5)观察蜡烛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填“左”或“右”)观察.
(6)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7)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填“直线传播”或“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水球运动员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0.5m深水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水球的压力(假设水球在水中的体积不变)(  )
A.先变大后不变B.逐渐变小C.不变D.逐渐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小红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质量相同的钩码.

(1)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 点挂6个钩码.
(3)小红按现有方案经多次试验后,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B(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4)如图乙所示,若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每个钩码质量为50g,g=10N/kg,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弹簧秤拉力的力臂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