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杯中牛奶的质量为122.4g;牛奶密度为1.224×103  kg/m3.这样测出的密度会偏大(选填“大”或“小”)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乙、丙、甲.

分析 (1)调节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方向的对侧移动;
(2)杯中牛奶的质量,应用图乙中杯与牛奶的总质量减去图甲中空杯的质量.牛奶的密度可用密度的公式ρ=$\frac{m}{V}$计算得出;
(3)图中的实验顺序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将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时,杯壁上会附着着一定量的牛奶,从而使体积测量的数值偏小.

解答 解:(1)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大,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读图可知,图甲中空杯的质量:m=20g+10g=30g,图乙中牛奶与杯的总质量:m=100g+50g+2.4g=152.4g.
杯中牛奶的质量:m=m-m=152.4g-30g=122.4g.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100ml=100cm3
牛奶的密度:ρ=$\frac{m}{V}$=$\frac{122.4g}{100c{m}^{3}}$=1.22.4g/cm3=1.224×103kg/m3
由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frac{m}{V}$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3)烧杯中的牛奶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导致测量的牛奶体积偏小,出现了较大的误差.改进的方法是先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再测量牛奶的体积,最后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乙、丙、甲,这样调整的好处是可以减小牛奶由于附着在烧杯壁上而产生的误差.
故答案为:(1)右;
(2)120;100;1.224×103;大;(3)乙、丙、甲.

点评 此题考查在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天平、量筒的读数是基本要求,同时,合理的设计实验顺序能够减小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见的生活物品,应用其能产生弹力特性的是(  )
A.玻璃杯B.橡皮筋C.塑料梳D.平面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目前,一种可移动的太阳能红绿灯开始在不少城市的十字路口“站岗”.这种红绿灯具有节能和灵活的特点,可大大减轻交警的工作压力.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红绿灯供电,同时多余的电能又给蓄电池充电.在阴雨天和晚上,蓄电池又给红绿灯供电,使红绿灯能工作,如图所示.这种太阳能红绿灯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1)在晴朗的白天红绿灯不工作而给蓄电池充电时,太阳能红绿灯能量的转化过程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2)设一天有效受光时间为6小时,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太阳辐射的功率P0=103W,则这种太阳能红绿灯电池板一天获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
(3)这种太阳能红绿灯分前、后、左、右四组,每组又由红、黄、绿三灯组成,共有12个信号灯.太阳能红绿灯电池板一天获得的电能,可供它连续正常工作几天?
光电转换效率η有效受光面积S工作电压U每个信号灯规格U、P使用条件T
30%824V24V、30W-30℃~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明通过学习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当他看到两只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杯子,但没有标签时,有了新的思考: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呢?他决定着手进行探究: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后,其简单的调节方法是B(填“A”或“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b) 和(c) 所示.发现图(c) 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他认为图(c) 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1)图中,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用的仪器是液体压强计;如果将橡皮膜浸入液体中,观察到U型管左右液面存在高度差,即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这一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2)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4;
(3)综合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在同一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5、6的数据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②在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如果换用酒精来做实验,在深度为9cm时,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h将<8.2cm(选填“>”、“﹦”或“<”),由此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已知ρ>ρ酒精
实验次数深度h/(cm)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U型管左右液面
高度差△h/(cm)
13朝上2.6
26朝上5.4
39朝上8.2
49朝下8.0
59朝左8.2
69朝右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有多大”.
(1)一位同学将一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管逐渐浸入水中时,他看到的现象是橡皮膜向内凹,且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凹陷的越明显;此现象说明液体有向上的压强,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实验前,同学们认为还能利用系装置定量研究液体压强大小,并进行讨论,如图甲所示,小明和小聪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小明同学将玻璃管浸入水中某一深度,然后往玻璃管中注入水,直至橡皮膜没有凹凸,观察玻璃管内水的高度,发现管内外水面高度差为0;他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探究如图乙,设水的密度是ρ,玻璃管的内截面积是S,橡皮膜距水面的深度是h.它得到的结论是液体压强p=ρgh.
②小聪同学在玻璃管中分别倒入不同质量的细沙,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直至橡皮膜没有凹凸时,并测出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数据如下表.
次数1
 沙子的质量 n 2n 3n
 橡皮膜的深度 h 2h3h
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阳阳同学已连接好如图1所示的部分电路.

(1)在阳阳所连接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还没连好,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其他的导线不要变动).
(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要滑到A (填“A”或“B”)移动.
(3)开关试触时,若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较大,其故障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
(4)阳阳实验时,发现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应该把滑片向B(填“A”或“B”)移动.
(5)实验中阳阳测出了三组数据,记录在表中.若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请将此示数读出并填入表中.
次数123
U/V22.53
I/A0.40.42
亮度暗→亮
(6)他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1W,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
(7)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发观电压表已坏,她利用剩余器材和老师又给的一个定值电阻R0、两个开关S1、S2及导线,也完成了对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
①请你在画出小明完成实验设计的电路图.
②写出测定额定功率的简要步骤:
a、闭合开关S、S1,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A的示数为$\frac{2.5V}{{R}_{0}}$
b、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读出电压表A的示数为I.
③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2.5V×(I-$\frac{2.5V}{{R}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小明将塑料小人放在玻璃板的某一表面上,发现塑料小人的像与塑料小人之间并不紧密“接触”,像与小人之间有间隙,说明该表面不是(选填“是”或“不是”)镀膜面.
(2)小明同学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使玻璃板的镀膜面与直线MN重合,取两枚相同的塑料小人E和F,E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小人F,直到它看上去与E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为了让同桌的小亮也看到E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E的像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
(4)小亮做实验前不小心将水洒在了白纸上,小亮将水擦掉将纸晾干后继续实验,发现测出的像距和物距不相等,可能原因是白纸不平整使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要求:列出实验所用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