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写出下列各种物理现象所用到的物理知识.

(1)用手使劲拍桌子,手会感到疼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食物放到冰箱中不容易变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得越长就越费力,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福建省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伟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实验中,

(1)小伟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直线拉动木块,如如图所示,这样做是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出摩擦力____拉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以0.1 m/s不变的速度水平直线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现将速度增大到0.2 m/s,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北省天门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在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左右两个滑轮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在同一高度;图b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_____。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_____和____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小明在图a所示探究方案中,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了如下操作:_______(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4)小明为了探究一对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5)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铜球的质量为356g,体积为60c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1)求这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在此球的空心部分注入某种液体后总质量变为628g,求所注入的液体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________种电荷相互排斥;原子是由带负电的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物体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两个力大小一定相同 B. 这两个力方向一定相同

C. 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一定静止或沿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

(2)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_______㎝,此时弹簧发生了_______形变;

(3)分析图象中及有关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______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矿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已逐渐进入百姓家庭,请观察如图所示的一辆小轿车,分析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与静止时,哪种情况对地面的压强大,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