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甲、乙的电阻都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导体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
C.将导体甲与乙并联后接入电路,甲的电功率较大
D.将导体甲与乙串联后接入电路,甲的电功率较大

分析 (1)由图知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都正比例图线,由此分析电阻与电压关系;
(2)由图象取电流相等的某点,比较它们的电压可知两电阻关系;
(3)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甲、乙并联时的电压关系,由图象知它们的电流关系,由P=UI比较它们的电功率关系;
(4)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甲、乙串联时的电流关系,由图象知它们的电压关系,由P=UI比较它们的电功率关系.

解答 解:
A、由图象可知,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各自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函数,即通过导体甲、乙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R=$\frac{U}{I}$可知它们的电阻都是定值,故A错误;
B、由图象,当通过甲、乙的电流都0.3A时,乙两端电压大于甲,由R=$\frac{U}{I}$可知乙的电阻大于甲,故B错误;
C、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当导体甲与乙并联后接入电路后它们的电压相等,由图可知,电压相等时,通过甲的电流大于乙,由P=UI可知甲的电功率大于乙,故C正确;
D、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当导体甲与乙串联接入电路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由图可知,电流相等时,乙两端电压大于甲,由P=UI可知乙的电功率大于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利用图象考查了对电阻的认识、电阻大小、电功率的大小比较,有关图象问题一定先明确图象中的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从图象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美丽的极光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它们有着五颜六色的光辉,像飘舞的彩带,又像万里长虹.在大约离磁极25°~30°的范围内会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被称为极光区或者极光椭圆带.其实极光是地球周围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的过程,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这三者缺一不可.极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太阳系内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
一种理论认为极光是太阳与大气层合作表演出来的作品.在太阳创造的诸如光和热等形式的能量中,有一种能量被称为“太阳风”.太阳风是太阳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是一束可以覆盖地球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属于等离子态.太阳风在地球上空环绕地球流动,以大约每秒40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磁场.地球磁场形如漏斗,尖端对着地球的南北两个磁极,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沿着地磁场这个“漏斗”沉降,进入地球的两极地区.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在南极地区形成的叫南极光,在北极地区形成的叫北极光.人们看到的极光,主要是带电粒子流中的电子造成的.而且,极光的颜色和强度也取决于沉降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和数量.用一个形象比喻,可以说极光活动就像磁层(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胶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活动的实况电视画面.沉降带电粒子为电视机的电子束,地球大气为电视屏幕,地球磁场为电子束的导向磁场.科学家从这个天然大电视中得到磁层以及日地空间电磁活动的大量信息.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是由于带电粒子流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根据以上短文,请回答以下问题:
(1)没有高能带电粒子,人们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极光现象.
(2)太阳风在地球的两极地区轰击高层大气从而形成了五颜六色的极光.
(3)依据短文中的信息,你认为地球上的极光很难(选填“容易”或“很难”)在赤道附近出现,其主要理由是地球赤道处的磁场太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李晶将放在桌边的木块水平推至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作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木块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B.木块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木块所受的推力对它做了功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木块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是近视眼,矫正时应配制的眼镜是凹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甲图温度计的读数是-4℃,乙图物体的长度是2.3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在0~4℃范围内它是热缩冷胀的,因而水在4℃时密度最大;2m3水的质量为2×103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他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了个三角形的小孔.

(1)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如图1所示),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蜡烛的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这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
(2)小明实验时发现小孔成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支蜡烛实验,且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在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下表).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2.04.06.08.010.0
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象.
(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高.
(4)请你根据有关结论判断:当半透明纸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6.0cm.
(5)通过实验,小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后很高兴.但他又想,像的大小会不会跟蜡烛离小孔的距离有关呢?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小明应注意控制蜡烛的高度、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
B.
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C.
看起来水没那么深
D.
光亮的勺子中形成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在圆圈a、b、c处连接适当电表,使灯L1和L2并联且能发光,那么,应在a和c处接电流表,在b处接电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