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小刚和小强在组成串并联电路的实验中
(1)在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选填“断开”或“闭合”)的.
(2)小刚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如果合上开关,两个灯泡都将不会发光(选填“不会发光”或“会被烧坏”),出现短路(选填“断路”、“短路”或“通路”)现象.
(3)小刚想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小强认为只需拆除b这一根导线,就能成为串联电路.
(4)小刚发现做眼保健操时,各教室的有线扬声器是同时开播,也是同时停播的.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原因是它们能(选填“能”或“不能”)独立工作.

分析 (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2)导线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时,用电器都不能工作,电源将被烧坏;
(3)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串联电路中两灯泡都不亮,说明电路出现断路,根据导线连接的位置以及灯泡的发光情况判断电路断路的位置;
(4)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有一处有问题则整个电路都处于断路状态;而并联电路中的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

解答 解:(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2)根据电路图可知,如果合上开关,导线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形成了电源短路,因此灯泡都不会发光;
(3)根据电路图可知,拆除b这一根导线,电流从电源正极依次经过两个灯泡回到电源负极,因此两灯串联连接;
(4)因为家庭电路中的电压为220V,而有线扬声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有线扬声器可以单独播放,不能相互影响的,所以它们之间是并联的.
故答案为:(1)断开;(2)不会发光;短路;(3)b;(4)并;能.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故障分析、电路的状态的识别、电路的改正及短路的危害,能正确区别串并联电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
B.在岸边看水中物体的位置比实际的偏高
C.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
D.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6020645
食用油6020668
(1)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温度计和秒表.
(2)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4)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物理量来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1,用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
(1)这是通过热传递(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2)图2中的甲(选填“甲”或“乙”)图的图象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3)由图象可知,加热相同时间,煤油和水吸热一样多(选填“煤油吸热较多”、“水吸热较多”或“煤油和水吸热一样多”),而煤油(选填“煤油”或“水”)温度升得较高,这是由于水(选填“煤油”或“水”)的比热容较大;
(4)若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选填“煤油”或“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5)若试管中有20g的水,温度升高5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4.2×103J.【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1)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甲所示,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可知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负极(选填“正”或“负”).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小灯泡的结构如图乙,按图丙中C图的连接能让完好的灯泡点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人类利用超声频率高的声波为人类服务,下列应用中不能利用超声这一特点工作的是(  )
A.检查人体疾病B.汽车上安装的倒车雷达
C.探测金属内部的裂痕D.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A(A/B)的高度,除了如图所示测量工具,还需要的测量工具秒表.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来判断二者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对两液体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控制二者吸收热量相同.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所具有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吸收热量相同.
(4)除了以上方法外,同学们还可以在实验中采用使两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方法来判断二者吸热能力的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将灯L1、L2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接在电压均为U的两个电路中,在甲图中灯L1的功率为4W,在乙图中灯L1的功率为25W.设灯丝电阻不变.求:
(1)甲、乙两图中灯L1两端的电压之比是2:5;
(2)L1、L2两灯灯丝电阻之比是2:3;
(3)甲图中灯L1、L2的功率之比是2:3;
(4)乙图中灯L1、L2的功率之比是3:2;
(5)甲乙两图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是6: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刚做“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实验.他先在空气中测量圆柱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再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注有35.0mL水的量筒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V如表:
次数123456
F/N1.00.90.80.70.60.5
V/mL10.020.0/40.050.060.0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1N.
(2)第3次测量时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读数为65mL.
(3)第3次实验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为0.3N.
(4)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F-V图线.
(5)如改用酒精做实验,在图丙中在画出对应的F-V图线,并在图线上标注“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