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移动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若固定凸透镜不动,向左移动蜡烛,为了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选填“右”或“左”)移动,其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同一高度;倒立;缩小;照相机;左;变小
【解析】(1)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由题意知,物距为35厘米,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体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种成像情况制成的.
(3)若固定凸透镜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即物距变大,则像距必然减小,因此光屏应该向左移动,并且像变小.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倒立;缩小;照相机;(3)左;变小.
(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答题,凸透镜成像规律: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照相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幻灯机;
(3)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B.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D.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灯泡L标有“6V 12W”字样,关于这个字样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应为12V
B. 灯泡L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为12W
C. 灯泡L两端电压低于6V时,灯泡就将烧坏
D. 灯泡L两端电压为6V时,消耗的电功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海市蜃楼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C. 湖面看到树木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D. 阳光照射下,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