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70km/h.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分析 (1)汽车上的速度表采用的单位是km/h,认清表盘的分度值;
(2)已知汽车运动的速度和所用时间,利用公式s=vt得到通过的路程

解答 解:已知:v=80km/h   t=3h
(1)由图知,速度表的分度值为10km/h,指针在“70”处,所以为70km/h;
(2)因为v=$\frac{s}{t}$,
所以汽车通过的路程:
s=vt=70km/h×3h=210km
答:(1)此时汽车的速度为70km/h;
(2)汽车通过的路程为210km.

点评 此题考查对速度表的读数和速度变形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将重 105N 的物体匀速提起,在 5s 时间内物体上升的高 度为 1m.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 F 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的关系图.
(1)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式.
(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为总功.
(3)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为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小峰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小芳的观点.请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
(1)实验器材:温度计;
(2)实验方法:分别用温度计同时测量大树下和遮阳伞下同一高度的温度,并加以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慢(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停表.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B(填字母).
A.水蒸气      B.小水珠
(4)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1.0g/cm3,ρ酒精=0.8g/cm3)(  )
A.400 cm3B.250 cm3C.350 cm3D.200 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骑车在某段平直的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共用时12s.小明重450N,自行车重250N,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2×10-3m2.如图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小明在t=7s时刚好到达这段路段的中点.如图是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

(1)请问小明骑自行车在水平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在7~12s内,自行车所受的摩擦阻力是多少?自行车克服摩擦阻力做了多少功?此时功率是多少?
(3)自行车在0~7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一辆车以20米每秒的速度驶向山洞,某位置鸣笛,过1秒后司机听到回声,那么,
①汽车鸣笛时离山洞多远?
②汽车再次听到回声时.离山洞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小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为3V,电阻R1为20Ω,变阻器R2上标有“15Ω,1A”字样.
(1)请你帮他选择电表并确定量程:电路图中的①处应连接电压表;电流表应选0~0.6A的量程.
(2)如表是小敏记录的实验数据,据此可以得出的规律是: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次数 1 3
 电压U/V 2 2.4 2.8
 电流I/A0.1  0.120.14 
(3)小敏在实验中想把电压表的示数调到1V,但无论怎样调节都无法达到要求,其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4)小敏还想用这个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并与表中的第一次实验数据做比较,于是他把20Ω的电阻换成10Ω,闭合开关,小敏的下一步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记录数据,接着他把10Ω换成5Ω,重复上述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除图1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实验时应选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像与物大小相等.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后(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中.
序号12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关于镜面对称.
(5)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移动蜡烛B不能与A蜡烛的像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