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如图所示,由于液化而形成的现象是(  )
A.
钢水浇铸钢件
B.
水烧开时冒“白汽”
C.
树枝上的“雾凇”
D.
冰雪消融

分析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根据液化的定义来一一判断.

解答 解:A、用钢水浇铸钢件,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
C、“雾凇”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灯泡L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如图中曲线L所示,定值电阻R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如图中直线R所示.
(1)把灯泡L和定值电阻R并联在4V电源电压上,灯泡L的电功率是3.2W,定值电阻R的电功率是1.6W.
(2)把灯泡L和定值电阻R串联在5V电源电压上,灯泡L的电功率是0.4W,定值电阻R的电功率是1.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说出下列体育运动项目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投出去的篮球,离开手以后还能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射箭时,弓能把箭射出去,是因为拉开的弓具有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足球运动员用500N的力去踢一重为4N的足球,足球向前运动了50米,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是(  )
A.25000JB.200J
C.0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以下温度中,最接近37℃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
C.健康初中生的体温
D.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小明家电能表3月底的示数为8513.5,4月底的示数如图所示,他家4月份消耗的电能为120kW•h.若按1kW•h的电费为0.5元来计算,小明家4月份应缴纳电费60元.根据电能表参数,他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2200W.目前他家已有40W的灯泡5盏,70W的电视机一台,200W的洗衣机一台,2000W的电磁炉一台,他家的所有用电器不能同时使用(选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寒寒在学习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后,用铅笔芯代替电阻线制作了一盏可调节亮度的实验台灯.如图所示是台灯的原理图,寒寒选择的小灯泡L上标有“3V  0.75W”的字样.闭合开关S,回形针在铅笔芯最左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把回形针移到最右端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1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
求:(1)小灯泡的电阻;
(2)铅笔芯的最大阻值;
(3)当回形针移到最右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明用如图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那么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应是(  )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增加电池的个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蜡烛B与蜡烛A的象完全重合为止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3)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4)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无法确定像的位置.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B”实际上是②(选填①“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②“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③“蜡烛B本身”).
(5)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两组数据太少.
(6)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平面镜不透光,不能找到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