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止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远;
(2)运动的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非平衡力(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弹簧测力计;
(4)实验时在木板上第一次以2cm/s,匀速拉动木块,测力计示数为F1,第二次以5cm/s,匀速拉动木块,测力计示数为F2,则F1等于F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分析 (1)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所受阻力越小,小车滑行距离越远;
(2)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阻力作用,受力不平衡,在阻力作用下小车最终要停下来;
(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大小;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解答 解:
(1)由图示实验可知,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滑行距离最大,由此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
(2)由于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非平衡力作用,所以小车在木板上最终会停下来;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弹簧测力计;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两次拉动同一木块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变化,故摩擦力不变;即f1=f2;而拉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故拉力相同;即F1=F2
故答案为:(1)远;(2)非平衡力;(3)弹簧测力计;(4)等于.

点评 本实验考查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明白这两个实验的原理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甲所示,L上标有“6V 3W”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是100Ω.只闭合开关S1,滑片置于a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a,电流表示数为Ia;只闭合开关S2,移动滑片P,变阻器两端电压与其连入电路的电阻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滑片P置于b点时,电压表示数Ub=8V,电流表示数为Ib.已知Ra:R0=12:5,Ia:Ib=3:5(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求;
(1)小灯泡的电阻;
(2)定值电阻R0和电源电压U;
(3)只闭合开关S1时,在电表的示数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情况下,电路消耗的功率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用不同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形变.已知力的大小是F1=F3=F4>F2,观察薄钢条发生的形变:
(1)若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对比;
(2)若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应选择甲、丁两图进行对比;
(3)若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对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找来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用一弹簧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
钩码质量/g050100150200250300400
指针位置/cm23456788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制作弹簧测力计;
(2)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3N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
(3)小华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如图1中B图(填序号)所示的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明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0.5厘米;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弹簧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有一定的伸长.
(3)如图所示,小明用已校零的弹簧秤测量某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4牛,则该物体的重量应该是C.
A.一定等于1.4牛  B.一定大于1.4牛
C.一定小于1.4牛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如图甲所示,此实验装置叫液体压强计,其用途是可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小明利用上述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序号液体深度
cm
橡皮膜
的方向
压强计
左液面
mm
右液面
mm
液面高度差mm
13朝上18621428
23朝下18621428
33侧面18621428
46朝下17122958
59朝下15824284
6盐水9朝下15424692
小明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认为:
(1)比较序号为2、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增大.
(2)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4)小明是通过观察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来间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滑板车因构造简单,令玩者在急速滑行时,得到一种迎风飞驰的快感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一小朋友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
(1)如图1所示,小朋友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选填:相互或没有),使滑板车前进.
(2)如结构图2所示,滑板车可以根据玩者的身高来调节高度.将拉杆调到相应高度后,旋紧调节旋钮,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起到固定拉杆的作用.车把上刻有的花纹,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3)当玩者蹬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由于惯性还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而后由于受到摩擦阻力而使速度不断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
(4)若图中滑板车重30N,两个车轮与地接触面积共为3cm2,小朋友体重为270N,单只脚掌与滑板车接触面积约为100cm2,当单脚站立在滑板上时,人对滑板车的压力为270N,人对滑板的压强为1.35×104Pa.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力300N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106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电子式电能表盘上标有“3000imp/kW•h”的字样(“3000imp/kw•h”指接在这个电表上的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上指示灯闪烁3000次),现将若干盏规格都为“220V 20W”的节能灯接在该电能表上一起正常工作15min,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135次,这些节能灯消耗的电能为1.62×105 J,接入的节能灯共有9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8.(1)请在图甲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2)一物块静止在如图乙所示的斜面上,请画出物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和物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3)请画出图丙中鱼悬停在水中时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点O是鱼的重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