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①用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立即停止沸腾.接着就将烧瓶倒立安放到如图甲所示的铁架台上,再用冷水浇,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这个现象说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②如图乙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分析 ①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时,沸点也随之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②读图乙和丙,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可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力与时间的图象,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可判断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 解:①图甲中,将烧瓶倒立安放到铁架台上,再用冷水浇,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这个现象说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②读图丙可知,当t=1s时,物体的速度为零,所以处于静止状态.
读图丙可知,在4-6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从图乙中可以看出,4-6s时,推力为2N,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也为2N.
当t=3s时,虽然物体做加速运动,但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2N.
故答案为:①重新沸腾;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②静止;2.

点评 ①熟练掌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知道在烧瓶上浇冷水后,内部气压减小是关键;
②会正确读取运动和力相关的图象,能将两个图象获得的信息有机结合,是解答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水中射向空气时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OB对应的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而忽略了光的亮度、颜色(写出一条即可)等其他性质.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0°.当镜面绕入射点转过15°,则反射光线转过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电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凡是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都可以叫电源
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把化学能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也叫电源
D.以上说法均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强在学习本节内容的过程中记录整理了以下几个现象:①夏天教室内洒水②人中暑后向其身上撒酒精③吃冰糕时感到凉④喝开水时向水面吹气⑤夏天室内的自来水管上出现水珠.其中属于利用蒸发吸热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C.③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我国自主研发的涡桨支线飞机“新舟600”质量为20t,以时速为600km/h的水平匀速飞行,着陆后轮子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1m2.(g取10N/kg)请问:
(1)飞机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飞机水平飞行时受到的升力的多大?
(3)飞机着陆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学习小组同学猜想: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多少有关,在探究时,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图
(1)在探究与电流大小关系时,要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来实现.
(2)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
电磁铁(线圈)50匝100匝
实验次数123456
电流/A0.81.21.50.81.21.5
吸引铁钉的最多数目/枚581071114
①比较实验中的1、2、3(或4、5、6),可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的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②比较实验中的1和4(或2和5或3和6),可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时,另一组的一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会不会还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有关?”要验证这个想法:
①实验中必须控制不变的是:线圈匝数和电流.
②实验中必须改变的是:铁芯大小.
③如果两次实验吸引铁钉的数目不等,则结论是:铁钉的数量越多,磁性越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在电影《闪闪红星》中,有这样的画面:小红军冬子站在竹筏上随江水漂流而下,唱道:“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前句是用青山作参照物,后句是用竹排作参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