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2时,R和L是并联;在对S1和S2进行闭合或断开的各种操作中,电流表可读得0.5A和0.3A两个值,那么电源电压U=6V,灯泡电阻RL=30Ω(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分析 (1)观察闭合开关S2时R与L的连接方式,首尾依次连接的为串联,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为并联;
(2)通过对S1和S2进行闭合或断开的各种操作得出通过R的电流和干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

解答 解:(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2时,R和L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即为并联;
(2)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为R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的电流,
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L与R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R的电流IR=0.3A,干路电路I=0.5A,通过L的电流IL=I-IR=0.5A-0.3A=0.2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由I=$\frac{U}{R}$可得,电源的电压:
U=IRR=0.3A×20Ω=6V,
灯泡的电阻:
RL=$\frac{U}{{I}_{L}}$=$\frac{6V}{0.2A}$=30Ω.
故答案为:并;6;3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的辨别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两次电流表示数对应电路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边长为0.2米、质量为2.4千克的实心正方体A,以及边长为0.1米,质量为0.45千克的实心正方体B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求:
(1)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
(2)实心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强;
(3)为使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芳与小丽讨论后认为将正方体A沿水平方向切下厚度h1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上方,或将正方体A沿竖直方向切下厚度h2一块后叠放到正方体B上方都可以达到目的,请求出h1与h2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14年是国家对重点地区实行大气“国考”的第一年.12月30日,南京市环保局发布消息,南京今年PM2.5下降2%的考核目标已基本完成.“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可入肺的微粒.2.5μm相当于
(  )
A.2.5×10-6kmB.2.5×10-3mmC.2.5×10-1nmD.2.5×10-9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的是电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I-U图象,从图中可知R1<R2;若将R1和R2并联接在电源上,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1>W2(选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王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2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蜡烛高12cm,烛焰高4cm,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1)然后他再取一段同样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A蜡烛的烛焰像高4cm;
(2)将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B蜡烛与A蜡烛相距60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3)如图乙,是某同学在镜中看见的电子手表的示数,当时的实际时间是12:05;
(4)如图丙是他们经过实验后在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他们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结论:物和像到镜的距离相等.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和蜡烛的大小相等.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远离玻璃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有时说某一个人的嗓门很大,实质是说这个人的声音的响度.有时说某一个歌唱家唱得很高,实质是说歌唱家发声的音调.说某人因为感冒,声音都变得听不出是谁了,实际上就是这个人因为感冒引起说话音色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全部同时闭合时,该电路是一个典型的并联(选填“串联”“并联”或“混连”)电路.若电路中每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欲使电路总电阻为R,则开关S1和S2的闭合状况应该是闭合开关S1、断开S2或断开开关S1、闭合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冰箱冷冻室的最低温度约为5℃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