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某同学身高为1.6m,站在长40cm、宽40cm的平面镜前1m处,镜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的上半身像,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应该(  )
A.换用一个长80cm、宽度不变的平面镜,并适当调节镜的高度
B.保持平面镜原来的大小不变,同学前进到离镜面0.5m处
C.同学后退到距镜面4m处,并适当调节镜的高度
D.保持平面镜原来的大小不变,同学后退到离镜面2m处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找出头顶、眼睛和脚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图,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可计算得平面镜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

解答 解:(1)如图所示,A、C、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C′B′为ACB的像,因为OC=OC′,所以OC=$\frac{1}{2}$CC′,
EO=$\frac{1}{2}$A′C′,FO=$\frac{1}{2}$B′C′,EF=$\frac{1}{2}$A′B′=$\frac{1}{2}$AB
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后退到离镜面2m处,AB为人的身高,也就是镜的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因此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应换用一个长80cm、宽度不变的平面镜,并适当调节镜的高度.所以若保持平面镜原来的大小不变,该同学不管是前进到离镜面0.5m处,后退到距镜面4m处,还是后退到离镜面2m处,都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原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画图解答,效果会更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事物的相关数据,符合事实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有2kg
C.1个大鸡蛋大约有80gD.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
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

(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移动的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车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使质量不同的小车从相同高度释放.
(3)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没有控制小车的速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打雷时,总是先见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闪电比雷声先发出一步
B.闪电和雷声同时发出,但是光速要比声速大的多
C.闪电和雷声分别同时传到人眼跟人耳中,但人耳反应慢
D.以上所述均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汽车从甲站出发,前20s前进了100m,然后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min,以后又用4min前进了220m,到了乙站停车.则汽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汽车在整个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为4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是串联的,小明的方法是错误的,理由是如果拆下的导线是接在并联的干路上的,则两灯也会同时熄灭.
(2)电流表由某处改接到另一处进行电流的测量,此过程中需拆接电路,此时开关应断开先试用大量程,如不能确定所测电流的大小,选用量程的规范操作是如所测电流在小量程范围内,则改用小量程.
(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电流值缺少单位;图乙中的实验现象说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的线接反.
(4)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一(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A处的电流IAB处的电流IBC处的电流IC
第一次0.100.120.22
第二次0.200.240.44
第三次0.250.300.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教室里多媒体用的白色屏幕,其表面做成粗糙的目的是(  )
A.发生镜面反射B.发生漫反射C.容易吸收光D.容易反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小芳同学用带刻度尺的长木板和木块组成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显示的是她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她想通过测量各阶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找出小车的运动规律.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frac{s}{t}$.
(2)为了测出平均速度,除了刻度尺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3)补充完成实验表格.
路段路程(c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cm/s)
甲到丙s1=90.0t1=6v1=15
甲到乙s2=26t2=2v2=13
乙到丙s3=64t3=4v3=16
(4)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从斜面顶端向下运动的小车做变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将(  )
A.A表示数将变大、V表示数将变小B.A表示数将变小、V表示数将变大
C.A表示数将不变、V表示数将不变D.A表示数将变小、V表示数将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