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合金丝电阻,电源电压为6V.

(1)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左端.
(3)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接入电路电阻最大处移动到另一端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乙所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6和8(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间发生了断路(断路/短路).
(4)在电路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指针如图丙所示时,电流表读数为0.5A,由此,小华算出接入电路合金丝的电阻为5Ω.
(5)为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电阻,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答:电压表改用小量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分析 (1)根据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确定变阻器的连接;
(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大处
(3)根据图乙两表的量程读数,若电流表示数接近为0,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所在支路断路了;
(4)根据图丙电压表量程读数,由欧姆定律求电阻大小;
(5)为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可从电压表的量程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角度考虑.

解答 解:(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即电阻变小,故变阻器滑片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大处,即最左端;
(3)由图乙可知,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接入电路电阻最大处移动到另一端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约为6V,电流表示数约为0,经分析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所在支路断路了,即导线6和8发生了断路;
(4)图丙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电压表示数为2.5V,由欧姆定律I=$\frac{U}{R}$,待测电阻:
R=$\frac{U}{I}$=$\frac{2.5V}{0.5A}$=5Ω;
(5)为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电压表改用小量程,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故答案为:(1)如上所示;(2)最左;(3)6和8;断路;(4)5;
(5)电压表改用小量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点评 本题测量合金丝电阻,考查电路的连接、实验注意事项、故障的分析、电阻的计算及数据的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描述中,与物理学史不符的是(  )
A.牛顿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首先发现''不受力,物体运动速度恒定不变”
B.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的磁场
C.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D.焦耳最先精确确定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小明对图象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其电阻值为10Ω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
D.若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端午假日,小华随父母体验了一次快乐的乡村游.见到如图1所示的一个老式风扇车,颇感兴趣,摇手摇杆产生的风,为什么能将从漏斗中漏下的谷粒与空壳分开呢?小华到家便进行了以下探究

【自制器材】
(1)利用废旧塑料板制成条形漏斗,废旧塑料杯切去杯底并在杯壁裁出缺口;仿照老式风扇车,组装成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
(2)选用质量不同的砂砾模拟谷粒和空壳;
(3)裁剪快餐盒盖用于收集砂砾.
【进行实验】
(1)把快餐盒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上述装置侧壁缺口朝下放在盒盖上方;
(2)取一小风扇正对进风口,再开启风扇并将砂砾倒入漏斗;
(3)待砂砾漏完,关闭风扇;
(4)观察盒盖上的砂砾,比较砂砾水平运动的距离.
【收集证据】实验结果如图2乙所示,并记录在表中
砂砾质量较大
砂砾水平运动的距离较近
【分析论证】
(1)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风速的作用下,质量较大的砂砾不容易被风吹远,其运动状态不容易发生改变(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即惯性较大(选填“大”或“小”);
(2)由此也可以说明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有关.
【交流评估】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科学,可以更换不同的物体或改变风速大小重复上述实验.
【拓展应用】
(1)如果使用风扇车来分离谷粒和空壳,则在图1中B口可收集到饱满的谷粒(选填“A”或“B“);
(2)如图2丙所示,在无风的情况下,农场工人用铁锹将混合谷物斜向上抛洒出去,饱满的谷粒将落在离工人更远处(选填“近”或“远”),从而将谷粒与空壳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如图所示,电阻R1为8Ω,电源两端电压为12V,开关S闭合后.求:
(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2为3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电路的总电流I;
(2)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R3为2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电路的总电流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棕叶飘香”是扩散现象;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转动式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R和R0是并联的B.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C.油位越高,流过R的电流越大D.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子上,如图所..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试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连通器,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高度总是相同的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聪利用光具座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实验:

(1)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在同一高度.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上(选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的光屏的中央;
(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他按照如图乙所示: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乙是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