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2?广州)小明选用了如图1中的质量约600g 的金属皇冠模型,若能测出模型所受重力G模型、模型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且知水的密度ρ,就可以根据 
G模型
F
=
ρ模型
ρ
,求出模型密度ρ模型
(1)证明式子
G模型
F
=
ρ模型
ρ
成立.
(2)现有足量的水和图2中的各种可选的器材,要利用
G模型
F
=
ρ模型
ρ
测出模型的密度,根据实验要求从器材A、B、C、D、E、F 中选择实验所必须的器材,并写出测模型密度的实验步骤及所需记录的数据.
a.选择的器材(填代号):
b.实验步骤及需要记录的数据:
分析:(1)利用G=mg=ρgV表示出模型的重力,再利用F=ρ gV表示出浮力,最后根据物体的体积与排出液体的体积相等即可证明该式子是否成立;
(2)由密度公式可知,需要测出模型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确定测量质量和体积的器材即可;则测量的大体思路即为:先测量模型的重力,并计算得出质量;再用量筒测量出其体积即可;
最后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用所测量以及水的密度表示.
解答:解:(1)证明:对于物体而言,其重力可以表示为 G模型模型 gV模型      ①
同时,当模型完全浸没在水里时,其受到的浮力可以表示为:FgV      ②
又由于完全浸没于水中,所以V模型=V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①式除以②式,约掉g和V):
G模型
F
=
ρ模型
ρ
,故命题成立.
(2)a.选用的器材:B、F;
 b.实验步骤:
①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模型的重力,记为F1
②将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模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模型完全浸没在水中,稳定后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③模型的密度可以表示为:ρ模型=
F1
F1-F2
ρ
点评:测固体块密度的实验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实验之一,根据实验原理来设计步骤和记录数据都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实验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测质量与体积的实验顺序,值得我们注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广州)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广州)一橡皮筋右端与水平桌面上的固定钉子相连,左端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铁块相连,铁块旁边有一固定于桌面上的电磁铁.
(1)请在图1 中连接导线,使得当闭合开关时铁块靠近电磁铁可被其吸紧、断开开关时铁块被水平绷紧的橡皮筋拉开.
(2)若图1 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闪光灯每隔0.02s 闪亮一次,铁块会被照亮,底片记录此时铁块的位置.图2 是开关断开后铁块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段频闪照片示意图,根据照片记录的铁块位置量得
S1=S2,比较铁块在S1、S2两段运动快慢:
S1段较快
S1段较快
 (选择“S1 段较快”、“S2 段较快”、“两段快慢一样”),判断照片中运动的铁块水平方向所受的力
不是
不是
 (选择“是”、“不是”)相互平衡,理由是
铁块不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变速运动,所以不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铁块不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变速运动,所以不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广州)小明把两电热棒R1、R2分别通过规格完全相同的两个电能表接到电压恒为220V照明电路.电能表转盘每转一圈表明消耗电能5000J.

如图所示,R1、R2分别把放在相同规格烧杯中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加热到80℃,记录数据如下表
  R1 R2
电能表转盘转过的圈数/圈 20 30
加热水所用的时间/s 100 200
(1)R1通电100s 消耗多少电能?
(2)R1的电功率多大?
(3)R1的电阻多大?
(4)两杯水用于升温所需消耗电能应相同,而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知道R1与R2消耗的电能不同.请分析什么原因导致R2消耗的电能比R1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广州)(1)小灯泡的结构如图1,按图2中图
C
C
连接能让完好的2.5V 的灯泡点亮.

(2)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
B
B
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

(3)用水平风吹如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其中
B
B
 图空气对模型下表面的压强小于上表面的压强.

(4)小明用量程是200g 的天平测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小明使用天平的错误之处是
超出天平的测量范围
超出天平的测量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