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如图所示,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1.5L.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
(1)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汽车受到的阻力多大?
(2)该汽车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分析 (1)根据ρ=$\frac{m}{V}$求出消耗汽油的质量,利用Q=mq求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再利用效率公式η=$\frac{W}{{Q}_{放}}$的变形公式W=ηQ可求出牵引力做的功;
知道前进的距离,利用公式W=Fs求出汽车的牵引力,知道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可求阻力;
(2)知道前进的距离,利用t=$\frac{s}{v}$求出汽车运动的时间,利用P=$\frac{W}{t}$即可求出功率.

解答 解:
(1)由ρ=$\frac{m}{V}$得,消耗汽油的质量为:
m=ρV=0.8×103kg/m3×1.5×10-3m3=1.2kg,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mq=1.2 kg×4.5×107J/kg=5.4×107J;
由η=$\frac{W}{{Q}_{放}}$得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
W=ηQ=30%×5.4×107J=1.62×107J;
由W=Fs得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
F=$\frac{W}{S}$=$\frac{1.62×1{0}^{7}J}{8×1{0}^{3}m}$=2025N,
汽车受到的阻力:f=F=2025N;
(2)由v=$\frac{s}{t}$得汽车运动的时间:
t=$\frac{s}{v}$=$\frac{8km}{72km/h}$=$\frac{1}{9}$h=400s;
该汽车的输出功率:
P=$\frac{w}{t}$=$\frac{1.62×1{0}^{7}J}{400s}$=4.05×104W=40.5kW.
答:
(1)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为1.62×107J;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025N;
(2)该汽车的输出功率为40.5kW.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功率的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明确哪些是有用能量、哪些是总能量是本题的关键,要求灵活运用所学公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李做验证“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实验时,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片隔开,如图所示.抽去玻璃片后,通过观察瓶内气体颜色时发现,空气与二氧化氮逐渐混合均匀.小李认为二氧化氮分子可以自发进入空气中,是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温、常压下,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由于体积相同的二氧化氮比空气重,所以二氧化氮会进入空气,小李的实验并不能得出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论.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要求只利用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到煤气的数十倍.
(1)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2)这些热量可以使多少kg的水从20℃加热至60℃[c=4.2×103J/(kg•℃),q煤气=4.2×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小超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为10Ω)和一个标有“20Ω,1.5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灯变亮,连线不得交叉);
(2)在实验中,若电压表示数为2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要想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3.8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52W;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9.5Ω.
(3)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班级同学做“探究并联电流规律”的实验,所用器材包括电源(6V)、开关、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电流表、若干导线,设计的电路如图1所示,保持R1的阻值不变,多次改变R2的阻值,并将电流表分别接到A,B,C处,测出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以及并联电路干路电流I,测量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支路1 支路2 干路电流(A)
电阻(Ω) 电流(A)电阻(Ω) 电流(A)
 120  0.3 20 0.3 0.6
 2 20 0.3  0.15 0.45
 3 20 0.3 60 0.1 0.4
(1)根据图1电路图连接图2未完成的实物图.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首先把支路2中电阻一栏的数据填写完整,应为40Ω;只分析支路2的数据,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4)为了研究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丽同学分析表格中的干路电流这一列的数据,又得出该电路的总电阻分别为10Ω、13Ω、15Ω,最后,为了研究总电阻和各电阻的关系,小丽和小敏两位同学先将总电阻和各电阻阻值大小进行比较,得出并联后总电阻小于单个支路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超导体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假如人们已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则可以用它制作(  )
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B.白炽灯泡的灯丝
C.电炉的电阻丝D.远距离输电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图甲所示.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A.
A.镍、铬       B.铜、银       C.铜、铬      D.铁、镍
(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2.2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不具有(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
(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磁信息转化为电流信息.
(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小(选填“大”或“小”)得多.
(5)图乙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铁、铬复合膜制成的“新型读出磁头”组成图乙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图丙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小滨用10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小滨将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线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小于100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